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8-07-26张鹏管增安张强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互联网

张鹏 管增安 张强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娱乐、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移动网络更是发展迅速,并且获得用户的认可和青睐。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我国相关领域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移动通讯技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049-02

当前,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时代,生活中如果缺少网络,会对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产生巨大的影响,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在信息时代下,人们希望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以及传递,进而完成社交活动、获取经济效益。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通讯成为信息社会的关键标志,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通讯技术不断完成更新换代,用户对移动通讯的期待也更高,希望获得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随着4G网络的推出,3G技术在网络融合、技术支持、服务质量以及下载速率方面的局限性更加明显,而功能更加强大、通信效果更好以及兼容性更强的4G移动网络,逐渐成为了用户的第一选择。

1 我国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历史

1994—2017年我国移动通讯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从第一代移动通讯到5G时代的来临,我国移动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带动了我国众多行业快速发展。

1.1 第一代移动通讯

第一代移动通讯主要采用的频发多址、模拟技术,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满足了当时用户对通信的需求,并且克服了区域容量和范围限制,TACS和AMPS是第一代移动通讯的典型代表,其在80年代在我国获得广泛的应用,并且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欢迎。

1.2 第二代移动通讯

第二代移动通讯以第一代通讯技术为基础,并且對其进行了数字模式改造,改变了第一代移动通讯无法开展数字业务和频谱使用效率低的缺点,其具有数字通讯能力强、网络容量大以及技术多样化的特点,当前在我国一些三线城市,依然有用户在使用2G移动网络。

1.3 第三代移动通讯

3G移动网络在使用性能方面要比第二代移动通讯更加卓越,其有效改变了2G网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用户提供移动多媒体和宽带服务等功能,并且在硬件设备的支撑下,还可以完成视频通话和漫游服务。

1.4 第四代移动通讯

4G移动网络的普及和推广,有效解决了3G移动网络中存在的缺陷,其网络频谱更宽、传输速度更快,带给用户以良好的使用体验。当前,随着4G网络的不断普及,其已经获得用户的接受和认可,并且为5G移动网络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2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通讯高速化

4G网络相比较3G网络,其在使用速率方面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具有较强的信息传输能力。但是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发展,用户群体必然快速增加,而在这种背景下,用户对移动网络传输速率的要求会更高,因此,通讯高速化是移动通讯的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2.2 网络融合化

网络融合化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4G网络与固定网络之间的融合;第二,4G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三者融合。从技术层面分析,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实现有效连接,就代表着网络资源可以实现共享、融合以及互补,进而降低运营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4G网络、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的三者融合,是移动通讯的未来发展主要趋势,移动通讯网络需要利用IP协议的形式,完成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融合,进而构成一个灵活化、结构化以及开放性的互联网络。在实现三者的融合后,不仅能够提升信息业务的开发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网络维护成本,提升网络的综合使用效率和资源的利用开发水平。

2.3 终端统一化

当前,我国在通信技术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在市场上存有多模、双模以及单模等多种终端产品,其模式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技术会更加成熟,必然会出现统一的标准,进而促进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

2.4 终端智能化

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推广,新型移动通讯网络想要获得媒体的业务支持,需要具有功能强大的终端支持,而移动终端则需要具备内存更大、速度更快的处理器,以先进而高端的硬件设备适应业务方面的拓展。总而言之,随着终端设备的发展,其智能化程度需要不断提升,进而带给用户以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2.5 4G移动网络的普及

4G网络具有频率效率高、通信质量高、智能程度高、网络频谱宽以及通信速度快等优势,在社会新形势下,随着多媒体服务的发展和运用,4G移动网络在服务体验、速度传输和使用效果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相比较3G移动网络,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网络畅游。

2.6 5G移动网络

对于5G移动网络的应用和未来愿景,我国产业界和学术界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而从专家的各种描述中,体现了用户对5G网络的使用需求,5G移动网络与4G网络相比较,其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数据流量快速增长,界内专家预测在3年之后,我国移动网络数据流量将快速增加,4G移动网络在未来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5G网络的吞吐量也大量增加,可以切实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第二,联网设备大量增加,随着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在2020年后,我国联网设备将突破900亿个,4G移动网络难以满足众多联网设备的需求,5G网络可以有效取代4G网络而满足联网设备的数量需求。第三,5G移动网络不仅能够如同4G网络般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上网需要,在硬件和技术的允许下,还具有移动终端的服务器功能,充当FTP或者网络镜像使用,将信息对接和资源整合演绎到极致。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4G移动网络尚未完全普及的背景下,5G移动通讯更加神秘,用户对其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但是总体分析,想要全面以及顺利地完成5G移动网络的推广,在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仅需要移动终端的支撑,同时还需要用户的认可和接受。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5G移动网络必将成为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华栋.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的隐忧与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4):54-57.

[2] 胡飞飞,徐键,洪丹轲,等.移动设备管理平台(MDM)解决方案[J].中国新通信,2016,18(24):28-31.

[3] 罗孟,陶卫平,何锡茂.移动设备应急通讯系统设计与开发[J].大众科技,2016,18(10):5-7,36.

[4] 田洪刚.平台演化与产业链嬗变问题研究——以我国手机产业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5):5-16.

[5] 李维平,Chris Scanlan,Akito Yoshida.系统模块(SiP)和三维封装(3D)在移动通讯中的应用(英文)[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4(7):10-14.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