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计算下实践观的转向

2018-07-26王玲

科技资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客体云计算主体

王玲

摘 要:随着知识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云计算的普及与应用,在现代社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凸显出来,云计算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因而传统的实践方式显得局限性,云计算的出现是人类科技和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实践经验的凝结和升华。本文分别从实践主体、实践中介、实践客体3个方面来阐述云计算下实践观的转向。

关键词:云计算 实践 主体 客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041-02

1 提高实践主体的能动性

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来看,实践主体是指那些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主体是在实践中处于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的角色,操作着实践对象,改变着实践客体,从而支配着实践活动的多重任务。这种活动是人类进行有目的、有意识、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活动本质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本质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要完成这些活动,实践主体的能力与创造力不断提高,实践主体的自然力是一切物质的基础,同时现实掌握知识、技能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自然能力的智力成份,而实践主体的情感和意念是实践主体的精神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信息时代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脑借助于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延伸,它全面调动了人的知觉、感觉、思维器官,是实践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出的一个既与现实的原子世界相区别,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虚拟世界,体现了人类活动空前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超越性,是指人类的活动能力不断驾驭自然、社会的规律,是人类智能活动的外化与延伸,是支配自然力量的物质器官,实践主体所创造出来的云计算是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它在本质上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手与头脑,而这个手与头脑会比真正的人的手更灵活,比真正的人的头脑储蓄的知识量还要多。在云计算下,实践主体同样以虚拟的状态出现在虚拟的世界中,它可以转换多重身份不断与现实的主体处于互动的过程,但虚拟的主体身份并不是与现实的实践主体处于割裂的状态,现实的实践主体是传统的实践主体也是云计算下的实践主体。

在实际的实践生活中,人们可以扮演复杂多样的角色,但其身份是固定的、有限的、现实的,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彼此的身份一般都是确定的、清晰的、透明的。而在云计算的发展中,人们利用多变的虚拟环境,实践主体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在互联网的世界中进行不同身份与角色的变换,因而人们选择的身份更多,自由度更大。

2 拓展实践客体的对象化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实践客体常常是指那些实践活动或认识活动的对象,实践客体是进入到实践主体的活动领域与实践主体发生功能性的事物。成为实践主体活动所针对的客体对象,对于实践客体要从两个方向去理解:一方面传统的客体是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指客体与实践客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实践客体是以进入实践主体活动范围,并与实践主体发生某种联系的客观事物。

云计算实践活动是具有客观实际的理性活动,从形式来观察,这种活动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人类主体在实际物理空间中利用中介或工具进行的实际的、感性的活动。但是,人类从事云计算实践所依赖的互联网等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协调作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能够在真实的世界中发挥它的客观性,而且人应用这些设施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它要依赖于人们以往的经验,不完全等同于想象、幻想的精神活动,它可以实际地改变虚拟空间以bit形式存在的信息客体,并且这种改变可以被人直接的感受并且与人的感受直接作用。这种实践活动方式虽然不能直接改变自然客体,并相应地创造出现实的物质客体,但它改变了虚拟客体的形式,而不是自然客体本身。

云计算下的实践客体不是以往的实践的经验对象,它是一种难以阐述的特殊的虚拟形式,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这种客观存在并不一定能被看到,和感觉到一种物质形式,这种对象是基于虚拟形式的一种技术手段,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模拟、转化。“在虚拟实践过程中,是虚拟认识主体意志对象化的基石,它推动着虚拟认识的工具操作,是人的生物感受系统、功能效应系统和观念系统在虛拟空间技术支持下,完成有机统一的自由运动[1]。”在云计算下实践中,实践客体被赋予了更多的客观能动性,它有着人的特性,可以掌握多方面人的个性化的特点,实践客体正在改变以往现实客体中消极被动的、毫无能动性被支配的方面。从而具有很多主体性的因素,这种实践模式真正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因而每个实践者都彻底的摆脱所谓的实践主体或实践客体单方面特征,而是经常处于主客体相互发展、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

3 实践中介的虚拟化

实践中介就是主体作用于客体时关联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是的中间环节,从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的客体相互联系的动态活动中来看,实践中介便是承接主客体双向互动的中间纽带,传统的实践中介可能是人的手或是人的头脑。在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今天,云计算便是人的手与脑力的外在实践中介的延伸。

云计算的实践中介是基于网络的相互服务的增进、处理、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数据易变且容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这个界定包含多个层义:一是这种实践活动中介不在是我们曾经所熟悉的物理空间,它是由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数据的虚拟空间。二是这种实践中介不是人类自己的头脑和手的劳动,它是由人和计算机一起联合起来的现实客观物体。三是这种实践活动所联系的主客体不是物理空间所认识的客观存在物,它是由物质、能量、数据所相互作用的信息客体。因此,这种实践中介不以人类的意识而转移,但是它是人类头脑创造出来的新的虚拟中介。云计算是以虚拟技术设备系统的虚拟实践活动为基础,它主要包括涉及真实的实践活动、设计性虚拟实践和创新性虚拟实践。现实性的实践手段是在生产工具或生产劳动,而在云计算技术过程则是通过虚拟信号系统将信息内容以0~1的二进制方式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信道、虚拟传感系统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文字、图画、声音等多种形式。这云计算的实践中介中,它具有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传输方式简单、传输效率极高等特点,这都使云计算的数字信号处理远远超过真实的符号对象的表现局限,云计算的中介是电脑和互联网的硬件实现的,无论是对现实实在进行模拟,还是对非现实存在创造性的虚拟,都是在虚拟空间中存在的,是可感而不可触摸,可望而不可及的虚拟存在。

云计算的中介的数字化在现代信息时代,高智能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类接触过的一切信息都变成人类想要的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系统里,如文字、图片、影视都可以很容易转化成可以度量的数据与数字,建立这些数据的模型变是云计算的正真使命,而后把这些大量的数据存放在计算机网络内部。实践中介实现了由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向数字化、虚拟化的过渡,它也由此把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在自身之中。“数字实践是前数字化时代人类虚拟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和升华,虚拟中介是人类实践方式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它使人类的实践对象突破了纯粹形式的外部物质世界的界限,使数字化符号上升为实践中介的手段[2]。”云计算的网络过程中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转换,使实践主体也由真实的物理世界置于一个由数字符号所构成的虚拟空间中,云计算的数字化的实践中介突破原有的实践模式,它以成为下一个时代实践活动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张浩.论虚拟实践与虚拟认识[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板报,2011,144(1):49-56.

[2] 张明浩.虚拟实践本质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1):34-38.

猜你喜欢

客体云计算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浅议犯罪客体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