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运用三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2018-07-26高其若耿志强

上海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七中医治疗不良反应

高其若 耿志强

摘 要 目的:通过观察三七粉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三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2例高脂血症门诊患者为观察对象,口服三七粉,观察治疗6周后各项血脂指标,分析中医运用三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则有显著上升(P<0.01)。结论:三七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治疗 三七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82.71; R2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1-0023-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seudo-ginseng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by Chinese medicine

GAO Qiruo, GENG Zhiqiang(Department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4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pseudo-ginseng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by the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pseudo-ginseng powder on hyperlipidemia.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blood lipid indexes were determined after orally taking pseudo-ginseng powder for 6 weeks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on hyperlipidemia was analyzed by Chinese medicine. 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and th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oncentrations (LDL-C)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th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oncentrations (HDL-C)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P<0.01). Conclusion: Pseudo-ginseng possesse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on hyperlipidemia.

KEy WORDS hyperlipidem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seudo-ginseng; adverse reactions

高脂血癥(hyperlipidemia, HLP)是指人体中脂肪的代谢水平或者运转异常导致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中的一种或多种升高,超出正常水平的疾病。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模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已成为一类及其常见的疾病。根据最近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国18岁以上的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约为3.3%,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约为11.3%[1],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疾病引起的头胀痛、眩晕、气短、耳鸣、肢体麻痹、胸闷心悸、腰膝酸软等出现的疾病症状有着较早的认知[2],还发现珍贵中药材三七,即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茎和其干燥根,能有效治疗这些症状。本文对中药三七在治疗HLP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的HLP诊断标准及分类、分级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制定。正常成人TC:2.86~5.98 mmol/L(110~230 mg/dl);TG:0.22~1.21 mmol/L(20~110 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2.19 mmol/L(35~85 mg/dl);LDL-C:<3.12 mmol/L(120 mg/dl)。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HLP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年龄范围为18~64岁。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②1年内曾患急性心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临床资料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6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单位健康体检发现的HLP患者4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8±2.5)岁。

1.4 治疗方法

在服用三七前1个月,研究对象应避免使用任何对血脂有影响的药物;服用三七之前及用药期间,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不应改变。所有研究对象均口服三七粉,2次/d,3 g/次,共6周。于用药前1 d及疗程结束后1 d分别清晨空腹取血测定TC、TG、LDL-C和HDL-C,同时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还需告知研究对象,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停止用药。

1.5 统计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则提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服用三七6周后,HLP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HDL-C则显著上升(P<0.01),与治疗前比较,TC下降18.8%,TG下降39.0%,LDL-C下降39.8%,HDL-C则上升27.7%(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占总病例数的9.5%。4例不良反应分别为2例恶心,1例胃部不适,1例轻度腹泻,均为消化道症状。前3例是由饭前服用而引起的不适,改为饭后服用症状消失,后1例在加用口服止泻剂3 d后症状消失(表2)。

3 讨论

HLP指的是指人体血浆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类代谢性疾病。由于在中医学中并没有HLP的病名,所以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浊阻”、“痰湿”、“血瘀”或“肥胖”等范畴,临床辨证分型复杂[3]。

三七用于治疗疾病有悠久的历史,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曰:“【主治】止血、散血,定痛。杖疮跌扑,箭伤金刃,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即止其血。亦主衄血、吐血、下血、血痢、崩中,产后恶血不下,经水不止,血运,血痛,咬蛇伤、赤目疖肿处诸病。”《本经逢原》、《本草从新》、《本草备要》也都记载了三七的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中药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三七总皂苷、三七素、三七多糖类、黄酮苷、 挥发油、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在对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中发现,三七除了有抗血栓、止血补血、抗炎镇痛等作用外,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類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42例HLP患者进行口服三七粉治疗,6周后发现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HDL-C则上升。在血脂代谢中,三七能降低总脂质的水平,尤其使三酸甘油酯含量明显降低。这些可能与三七总皂苷(PNS)相关[4],并能促其进入肝脏,能提高亮氨酸对血清蛋白质的渗入,还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在人体的消化道内,三七总皂苷能与脂类结合成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因此能防止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从而保护血管内膜,避免其损伤,参与防止动脉硬化的机制。三七皂苷能明显抑制低浓度高脂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不错的功效[5],这些降脂的作用也可能与其所含人参二醇型皂苷有关,它们的作用原理等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在其他的动物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发现PNS显著降低老年大鼠心肌和脑组织脂褐质及血清过氧化脂质[6],对TC、TG影响比较小,但能升高HDL-C、HDL2-C及HDL-C/TC,有助于延缓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相关研究表明,三七的提取物也能防治大鼠的外源性HLP[7],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吸收,促进脂质的代谢转化有关,对HDL和LDL的影响以及三七防治HLP作用的具体功效成分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中出现4例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后消失。随着近年来临床应用的增多,有三七致敏或中毒反应的报道,如发生药物性食管炎,过敏性药疹,过敏性紫疲,过敏性休克[8]等。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血虚无瘀、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用。

4 结语

研究表明,三七治疗HLP有显著的效果,三七在治疗HLP和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9],同时,也要注意在治疗期间,尽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李剑虹, 王丽敏, 李镒冲, 等.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5): 414-418.

[2] 林来胜.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治疗探讨[J]. 陕西中医, 2001, 22(2): 94-95.

[3] 朴胜华, 郭姣, 胡竹平. 高脂血症住院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2012, 32(10): 1322-1325.

[4] 王莹, 褚扬, 李伟, 等. 三七中皂苷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5, 46(9): 1381-1392.

[5] 甘雨, 徐惠波, 孙晓波.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5): 1251-1252.

[6] 范盘生, 石琳. 三七总皂甙、人参果总皂甙对老年大鼠心脑组织脂褐质及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8, 2(4): 257-260.

[7] 贺小琼, 张丽芬, 陈平, 等. 三七提取物防治大鼠高脂血症作用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4, 25(1): 32-33.

[8] 杨心刚. 三七不良反应综述[J]. 中药材, 2002, 25(3): 216-218.

[9] 林锦培, 傅晓东.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上海医药, 2011, 32(8): 372-374.

猜你喜欢

三七中医治疗不良反应
人参属药用植物转录组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我所知道的“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