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车锤头赛 砸破传统 砸向未来

2018-07-26李陶

新体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锤头计分车迷

李陶

五月下旬,全球车迷的目光聚焦于环意大利自行车赛最后三个赛段,在挪威小城斯塔万格同时举办了一项与传统赛事截然不同的新兴比赛──锤头系列赛斯塔万格站。一项低级别的年轻赛事竟敢和全球第二大公路车比赛的关键赛程正面撞期,这样的举动令人匪夷所思。之所以有如此胆量,还要从这项赛事的“身世”说起。

公路自行车新玩法

公路自行车运动有着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过去数十年里,大致的比赛形式和规则框架没有发生过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比赛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赛程漫长,单场比赛动辄四五个小时,代表最高水平的环法、环意大利、环西班牙这三大环赛要在差不多一个月内连续进行21个赛段的争夺;第二是平路冲刺、爬坡、计时等不同类型的公路自行车赛催生出不同类型的车手和车队,相互间不存在令人信服的比较方式,“世界最好的职业车队是哪支”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专业人士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两大特点给许多潜在的新车迷了解和欣赏这项运动制造了太大的障碍,也难以充分适应电视直播等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锤头系列赛应运而生。

2017年初,由10支顶级职业车队共同组成的Velon车队联盟已经成立两年多,他们宣布将创办一项全新的公路自行车赛事,定名为錘头系列赛。计划每年在全球多个城市举办若干站比赛,每站分三天举行,分别是爬坡计分赛、冲刺计分赛和团队追逐赛。每支参赛车队在一站比赛可以报名7名车手,每项比赛从中挑选5位车手参赛,只计车队成绩,不设车手个人奖项。在爬坡计分赛和冲刺计分赛中,所有车手共同出发,在连续爬坡或者总体平坦的绕圈赛道上骑行若干圈,单项比赛距离为80-100公里,每圈前10名通过起终点的车手能够得到从100分向下递减的积分,其中部分圈数积分翻倍。单项比赛后,依所有完赛车手的积分总和列出车队排名。在前两天的比赛结束后,将车队两项计分赛的排名相加得到总排名,总排名相同则比较总积分,以此决定第三天团队追逐赛的发车顺序和间隔。团队追逐赛采用和团队计时赛相似的比赛形式,前两日排名越高的车队越先发车,最终第四名车手率先抵达终点的车队就是本站比赛的总冠军。

锤头系列赛针对公路自行车赛的两个特点大胆创新:首先是每站三个比赛项目的时长都控制在2小时左右,场上局势瞬息万变,有利于电视直播;其次是将冲刺、爬坡和团队计时赛融为一体,让各支车队在“虚无缥缈”的世巡赛车队积分之外得到更直接也更具说服力的舞台,展示车队实力。锤头赛还有更加现实的诉求,长期以来,公路自行车运动绝大部分收益都被环法组委会ASO和环意组委会RCS等几家办赛机构所把持,作为比赛主角的职业车队收入少得可怜。锤头赛这项职业车队自有IP的赛事被寄予了改变现状的厚望。正因如此,各支车队有充分的动力保障和提升锤头赛的观赏性,也让车迷对这项新兴赛事有了更高的期待。

初创阶段得与失

从2017年初创办以来,锤头系列赛已经进行了三站比赛,分别是2017年6月初的荷兰林堡站、2018年5月底的挪威斯塔万格站以及6月初再次造访林堡。在首站比赛中,绝大多数的参赛车队车手和观赛车迷都对全新的赛制缺乏充分的理解,以至于每项比赛都进行得颇为混乱,而在最后一项团队追逐赛中,天空车队和太阳网车队在终点前的团队计时冲刺大战则成为了整届比赛最大的亮点。无论如何,首站比赛从媒体追捧和车迷关注的角度来说都称得上是成功的开端。

在2017年仅有一站比赛的基础上,2018年锤头系列赛的承办城市有所增加,这对于Velon来说自然是利好消息。然而,挪威斯塔万格站的比赛日期和环意大赛的最后三个赛段完全重合,这在许多车迷看来无疑是自绝生路。这样的赛程安排想必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于无奈,但或许也有Velon和环意组委会RCS正面叫板的意味。最终,锤头赛为这样冒险的赛程安排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届环意倒数第三个赛段恰逢弗鲁姆单飞80公里夺冠的史诗级大逆转,如此伟大的剧情一举吸引了车坛全部的注意力;而在环意的光芒之下,本站锤头赛简直显得悄无声息。绿刃车队在斯塔万格派出强阵参赛并且以绝对的统治力夺得总冠军,但是在这个五月,车迷们记住的只有环意。

环意结束后一周,锤头赛再次来到荷兰林堡。这一次的比赛日期没有和其他大赛相重叠,车队、车手和车迷也得以在锤头赛上投入更多的心思,这使得本站比赛的竞技水平、观赏性和观众的参与热度都达到了新高。巴林-美利达车队、绿刃车队和快步车队分别以强势的参赛阵容和精妙的战术赢得了爬坡计分赛、冲刺计分赛和本站锤头赛的总冠军;而在比赛的举办地汤姆·迪穆兰自行车公园,数千名来自欧洲各地的公路车爱好者参与了赛事周边的各种骑行活动,真正让锤头赛成为了车迷们的盛大节日。

综合锤头系列赛的前三站比赛来看,Velon旗下的各支车队在宣传层面给予了这项赛事相当大力度的支持,但大多数车队并没有在每站比赛都派出明星车手参赛。这是因为锤头赛虽然是属于Velon各车队的“自留地”,但目前来看其关注度和重要性依然远远无法与环法、环意等顶级比赛相提并论,许多明星车手也不愿为了这项没有设立个人荣誉的全新比赛而改变自己的参赛计划。相比之下,一些在传统顶级比赛中难以获得闪光机会的年轻车手或者边缘车手却将锤头赛视作证明自我的绝佳舞台,比如移动之星车队中原本被认为状态下滑严重的哥伦比亚车手贝坦库尔以及巴林-美利达车队21岁的乌克兰小将帕顿,都在锤头赛中有过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惊艳表现。

与赛场局势相比,观众们的反响或许对锤头赛的发展前途更为重要。在2017年首站锤头赛中,尽管车迷和媒体热议不断,但是却出现了“老车迷看不上,新车迷看不懂”的尴尬状况。好在随着后两站比赛各方对锤头赛制的理解不断加深,赛场上各支车队的战术也更加清晰明确,新老车迷对这项新比赛的观感也有了显著改善。当然,锤头赛的比赛规则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没有达到绝对完善的程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赛事组委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锤头赛前景展望

自2017年锤头系列赛初创之日起,Velon车队联盟便对这项全新赛事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并且曾经反复表达要将锤头赛打造成为最具观赏性和影响力的车队间比赛。当然,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希望锤头赛能够获得车迷和媒体的青睐,为各支参赛车队创造可观的收益。事实上,锤头赛在赛制创新的同时,也的确在传播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在锤头赛创办之前的两年里,Velon组织最核心的业务是整合旗下各车队的实时比赛数据,比如参赛车手的速度、踏频、功率、心率等,以及车载摄像机画面,用于丰富赛事的呈现效果,而这一业务自然在锤头系列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扬。在锤头赛的直播画面中,精确到秒的车手实时功率数据给车迷带来了代入感;车载摄像机画面将场上的激烈攻防展现得淋漓尽致;包含车手实时位置的3D动画地图和不断滚动的积分排名字幕则让车迷们更容易把握比赛的进程。可以想像,大量数据直观呈现的下一步是更加精细的加工和解读,这也将有望进一步加深车迷们对锤头赛的理解和喜爱。

另一方面,尽管锤头赛的创办初衷是打破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一项全新赛事也必须通过时间的积淀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传统,才能够真正在车坛立足。对于赛制尚不完善的锤头赛来说,建立传统的过程可能要稍长一些。令人欣喜的是,在最近一站锤头赛中已经产生了巴林-美利達车队爬坡计分赛前突围后冲刺的双保险战术、绿刃车队冲刺计分赛的双人冲刺抢分战术等令车迷津津乐道的案例,车手们也更加懂得如何在锤头赛的直播镜头前展示自我、娱乐车迷。车手们的出色表现丰富了锤头赛的内涵,而锤头赛又会捧红一批明星车手,一旦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锤头赛的影响力也自然会升高。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锤头系列赛若想在全球公路车坛成为新的一极,就必须在公路车整体赛历中找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定位。仰仗着Velon旗下10支顶级车队的支持,锤头赛有勇气与其他顶级赛事正面撞期,但斯塔万格站与环意撞期的惨痛教训也值得充分吸取。当然,随着锤头赛水平和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各支车队也值得为之派出更具竞争力的参赛阵容,或许真的有一天锤头赛可以达到与环意同期举行而平分秋色的程度。另一方面,Velon正力图以全新赛事开拓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2018年的第三站锤头系列赛将在中国香港举行,此外还有非洲和南美等多个公路车运动新兴地区的城市传出了有意承办锤头赛的消息。此前早有人做出预测: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自行车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或许锤头系列赛真的可以成为中国跻身公路车运动大国的捷径。

猜你喜欢

锤头计分车迷
镰刀 锤头
镰刀和锤头之歌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当前犯罪计分考核问题分析
为2015 Wörthersee GTI车迷大会献礼
K线的秘密:另类倒转锤头——抄底
关于新一代BMW M3、M4
夺宝园
绝对车迷
被拷问的车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