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2018-07-25龙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

龙燕

【摘要】初中阶段,化学教学水平提高过程要以学生学习实际为主,在教学开展过程,应该重视引入有效教学模式,以助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提高。基于此,本文通过结合具体实践,简明分析几点提高化学教学水平的方式,希望分析能够为相关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58-02

引言

新课改提倡学生主体的课堂,在教师主导作用之下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还有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在课堂之上得到锻炼和提升。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不仅自身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

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在一张白纸之上开始重新作画,所以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利。其实随意一些和化学知识相联系的生活常识和小实验都能抓住初中生的心理,引起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处于逐渐完善的状态,虽然逐渐具备了理性思维但是对直观的、感性的东西更感兴趣。作为初中教师就要针对这种情况给予学生兴趣的激发。我经常在初中生第一节化学课上,给予很多实验或者化学小知识,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我曾经将学生喜欢看的柯南系列引入课堂,学生一下子就迷上了化学,虽然例子有些极端但是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值得一学。一些化学实验尤其马上就能呈现结果的实验让学生深深着迷,很多学生课下还在讨论能否将这些化学实验在家中做一做。第一次课对于学生学习化学很重要,对能否有效地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化学的第一课。

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化学,觉得这是一门充满神奇的课程。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遇到了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元素符号还有一些基本概念时,就感觉到了学习困难。甚至有的学生直接称呼化学为第二外语,认为全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毫无意思,曾经的化学学习欲望就慢慢被枯燥的背诵给磨没了。鉴于这种情况的常见性,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但是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那么如何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在于教师的授课技巧能否把那些必须死记硬背的东西游戏化或者歌谣化让学生记起来容易。

二、突出重点,创建课堂优化氛围

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授课质量。在课前设疑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突出重点,合理设疑激思,进一步创建课堂优化环境。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并学习这些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设置带有引导性的疑问,让学生在关键处找寻问题的答案,激活学生化学思维,确保学生可以连接之前学到的化学知识,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在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前提下,教师需要首先了解各知识的交叉点与关键点,然后,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别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某些比较难懂的化学知识,学生需要充分掌握基础知识以后,做到新旧知识结合,才能让问题的答案更加完整,让思路变得清晰,同时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实现了优化,不管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效果都非常显著。

比如“如何制取二氧化碳”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学生需要首先了解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及制作方法,同时熟练掌握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和装置,并可以正确安装相关仪器。在制取二氧化碳之前,学生需要首先思考利用什么方法才能最快速的制取更多的二氧化碳?在经过小组激烈讨论以后,总结出最佳制造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收集方法,然后设计实验步骤,按要求完成相关操作,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最终获取二氧化碳气体。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思考了学生需要了解的化学實验的关键点,然后在这里设置一个相对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完成实验的思考与设计。由此可见,在恰当的位置设置问题,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的想法更加清晰,解决问题也更有目的性。

三、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利于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明确化学机理,具体物质构造,令化学理论学习相对简单容易。通过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能够真正的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找到真正提高化学学习的方法。教师还应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经常理顺自己教学的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也要不断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同时,还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旧思想,不要把自己的传统思维方式灌输给学生,把现代的教学手段充分融入到现在的实际教学中,强化现在教学手段的应用,多使用一些对学生有利的方法,进行一些教学方式的实验,采用一些如将大班授课、小组集中讲授和单独跟踪辅导教学等方法充分的联系起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分析这些情况的产生,可以使很多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很多化学教师对于改善教学环境和提高学习氛围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课堂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过多的控制学生的课堂反应,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这样就会过分的控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烦的心理,这对学习十分不利,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要想彻底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就应该不断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也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更多的情景安排,营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教师能够重新定义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充实自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兴趣是十分关键的因素。要充分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在花费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学习任务知识,使学生愉快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茂坤,毕研成.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142-143

[2]李辉.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20):106

[3]陈立焕.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3):46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