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院系级党员发展服务中心建设浅析

2018-07-25吴耀光于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

吴耀光 于茜

【摘要】院系级的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抓好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本文通过浅析院系级党员发展服务中心建设的做法,探讨了如何利用好学生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干部培养,建立党员服务体系,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一带多的模式,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高校党建 院系级 党员发展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67-02

一、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分析

1.学生党员主体性地位缺失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存在被弱化的情况。如聆听上级指示的多,参与工作讨论发表意见的少;贯彻落实具体任务的多,思考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少。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党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既是党员身份,同时又是普通学生的身份。首先,他们平时对普通学生身份的意识较重,对于党员身份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习惯于被动等待党组织安排工作与任务,服从命令,而缺乏主动思考。其次,他们更多的精力往往放在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与繁忙课外活动上,而非党建工作。再者,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党员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从而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

2.党员发展工作仍需完善

一是在发展学生党员时,考虑其入党的标准一般有:学习成绩好,遵守纪律,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是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或集体活动,人际关系好等。忽视了对理想信念的考量,这可能为后续教育培养的开展埋下了隐患。二是党员档案材料与发展流程是否规范,也是不容小觑的重要问题,存在“重发展,轻过程”的情况,由于党员档案不规范或发展过程不严谨容易给发展对象造成纪律观念淡薄的意识,有可能导致党组织的软弱涣散。

3.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缺乏创新

现有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重程式化。理论学习,多为集中开会或报告讲座、学习文件、观看影片等。党日活动往往局限于义务劳动。这样的组织生活,只流于形式,没有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起到提升党性修养的作用,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4.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挑战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影响非同凡响,在逐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以及传统观念。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进行移动式、交互式学习,让大家随时随地不受空时限制进行交流与学习。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网络开展辅助学习,也是一个难题。

二、构建高校院系级党员发展服务中心体系

高校院系级党员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院系级党组织领导下,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协助开展党务工作、组织策划党建活动等工作的学生组织。中心重点围绕规范党务常规工作、创办特色党建项目以及依托信息化平台探索建立网络党建机制等三方面内容开展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一带多的模式,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开展中心工作,提高学生党员主体性意识;通过中心制度的完善,深化对党员的管理以及再教育;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带动周边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中心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的综合平台,目标任务明确,以服务组织协调为主,合理配置人员及设备,实行模块化分级的管理。

1.在党务常规工作中,注重规范化管理。为中心选配指导老师,科学安排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明确分工,组建结构合理的管理团队,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组织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和关注理论热点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采用翻转课堂和分享讨论的形式,对学生党员和培养对象再教育;编制院系发展党员工作业务手册,规范细化发展党员的整体步骤、各阶段注意事項、各类表格参考模版等,教育引导各基层党支部做好基础党务工作;完善院系基层党支部监督机制,通过中心提醒、监督与落实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务工作;建立健全中心与党支部的“双考核”机制,采取预备党员到中心登记报到模式,完成学习与实践,实行月考核制度,实现培养优秀党员的目标。

2.在创办特色党建项目中,注重文化建设。由指导老师提供项目思路,引导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结对共建、关爱群众、精品党课等方面,打造系列活动,形成精品项目,提炼党建文化内涵;同时提供平台与帮助,调动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党员从被动实施者转变为主动思考的行动者。

3.在依托信息化平台探索建立网络党建机制中,注重创新。针对日常工作中的难点,不断总结,优化业务流程,为网络党建做好基础需求分析;注重积累,鼓励并带动学生党员参与党建研究项目,撰写论文,为网络党建信息化提供理论支撑;合理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依托高校现在普遍使用的易班、微信等平台,创办特色网络党建活动,进行移动式交互学习。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高校院系级党员发展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实践,对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

作者简介:

吴耀光(1982—),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工程硕士,讲师,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技术。

于茜(1991—),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工学学士,助教,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学院党务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
新时期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的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探析
贯彻落实习近平党建思想,积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
全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