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挖掘闽南服饰美的元素

2018-07-25王咏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

王咏梅

【摘要】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绵延不断,多姿多彩的历史发展,它有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珍品依存,它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情节的乡音流传,它以其独特的辉煌享誉全球。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泉州市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拥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象征一个族群灵魂和身份的地方特色文化必须得到传承与发展,因此,以幼儿审美能力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带着幼儿走进闽南民间美术文化,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闽南本土美术特色文化,有助于促进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有助于弘扬传统闽南文化的精华,让幼儿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关键词】本土文化 美的感受 惠安女服饰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53-02

一、挖掘闽南本土文化,以惠安女的奇特秀色为教育契机,感受其美的元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挖掘美的元素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品味、创造的能力。

泉州市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區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拥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象征一个族群灵魂和身份的地方特色文化必须得到传承与发展,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本土文化美术课程,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幼儿热爱闽南本土文化的情感。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有关美术教育方面缺乏系统性,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一个适合幼儿特点的美术教育实践模式;忽略了儿童自身的审美感知、直觉、幻想等感性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对闽南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幼儿审美能力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带着幼儿走进闽南服饰美的文化,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闽南本土服饰美特色文化,是行之有效的,有助于促进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有助于弘扬传统闽南文化的精华,让幼儿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生活中蕴涵着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契机。特别是闽南惠安女,摇曳在崇武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以其千年不变的奇装异服,构成闽南最动人的一抹奇特秀色。在泉州文化里,惠安女除了一身美丽的服饰外,更以勤劳贤惠而著名,成为泉州文化的一张独特的名片。惠安女奇特的服饰保留着母系氏族的某些特征:大斗笠,花头巾,封建头,节约衣,开放肚,浪费裤。首先是流行于惠安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惠安女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只露眼、鼻、嘴;现在好了,在素称“石雕之乡”的惠安,大部分惠安女依靠祖传的手艺进了石雕厂上班,名震中外的惠安圆雕、浮雕、影雕、碑石等,都留有今日惠安女的巧手印记。蕴涵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体现力量美和阳刚美。能较好地培养幼儿的乡土情感和中华民族精神。

根据《纲要》教师要“从本土、本园的条件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及“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精神,我把“惠安女”引进幼儿园美术教学之中,尝试利用挖掘“惠安女”服饰的文化底蕴对幼儿进行美的熏陶,从而挖掘蕴含在其中的美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多元化课程,充分挖掘美、表现美、提升感受美能力

(一)欣赏美,感受美

惠安女是一道充满福建特色亮丽的人文景观,她那贤惠善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内在品格不仅闪耀着中华女性的美丽,也折射出我们中华的民族精神。惠安女的服饰很有特点,因在海边生活,为防风而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扎在肚脐下面。

为了让幼儿了解闽南惠安女的服饰特点,学习惠安女勤劳的精神。我开展了各种活动,如:“惠女风采”、“惠安女舞蹈欣赏”、“惠女服饰”、“惠女头巾、腰带”等形式多样欣赏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模仿并大胆表现舞蹈,体验舞蹈欢快、自娱自乐的情绪,增进幼儿对家乡优秀文化的理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惠安女流传至今一种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情绪,激发幼儿这种情感。

通过开展审美欣赏活动,激发和加深幼儿对闽南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发展美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以闽南民间文体为媒介,以审美欣赏为核心,实现多元价值的美术课程内容。

(二)结合闽南本土美术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美术课程活动

在《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使我们更深切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的教育,而美术欣赏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起到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为弘扬和继承闽南传统文化的精粹,感受与欣赏闽南服饰的特点,试图通过开展美术活动,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乡音、乡貌、乡情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闽南本土文化,亲近闽南文化,感受闽南惠安女服饰的独特魅力,将闽南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我尝试将地方文化与主题活动《闽南衣坊》相结合,充分利用本土服饰文化引导幼儿了解闽南服饰,指导幼儿运用刺绣、贴、画、粘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从而让幼儿在发展分工合作能力的同时,得到民间服饰艺术美的熏陶,激发幼儿对家乡本土服饰文化的热爱之情和美的表现。

(1)给予创作空间,表现美、创造美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老师依据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目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于对材料进行造型操作,生产出富有美感,表现手艺的作品的教育活动过程。独立完成的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和自主;需要帮助的手工活动,能培养幼儿的礼貌和主动;发挥幼儿集体智慧的主题性手工作品培养的是幼儿的互助、合作品质。为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独立、自主、互助、合作,我将惠安女服饰作为主题制作活动的重要部分,根据不同工种,设置了设计区、剪裁区、制作区、刺绣区。

设计区的小朋友是整个活动的主导,他们需要展开大胆的想象,对主材料,如报纸、布料、绣框、宫扇、竹篓、卡纸、竹扁等材料进行布局、图案设计,他们要用单调的划粉勾画出不同花样的头巾、富有线条感的腰带、不同造型的服饰等等;裁剪区的小朋友则要对设计区小朋友规划设计好的图案进行剪裁,剪刀的正确使用、裁剪线条的美观是他们需要考虑及顾及的工作内容;制作区的小朋友则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装饰材料,如花瓣、彩泥、亮珠、回形针、贝壳、花边、毛线、丝带等等,他们用搓、贴、剪、揉等技能对这些材料进行组合、叠加、排序,按照裁剪好的图案线条对服饰进行立体装饰,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装饰活动,它需要孩子们有足够的耐心,具有初步的排序经验,还要考验他们对各种技能的掌握程度,着实是件高难度的技术活儿;刺绣区的小朋友则要对装饰好的服饰的袖口、裤脚、边框等进行不同针法的刺绣,如十字绣、长针绣、短针绣等,以丰富服饰和配饰的美感。哥哥姐姐教的本领要在这里充分发挥作用,他们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线并进行颜色搭配,其次就要开始穿针引线,然后便用学到的针法对服饰、配饰进行大胆地再创作。这四个区间相对独立、相互配合,以流水线的作业形式为幼儿提供了独立完成任务的契机,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分工合作的机会。

(2)T台走秀,展现美的元素

文艺表演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和乐于参与的一项文娱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文艺表演中,幼儿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这些文娱活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

幼儿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制作出很多漂亮的腰带、斗笠、头巾、服饰等,为了能更好的展现这些作品,结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大家一起讨论决定开设“T台秀”,孩子们穿着自己动手制作的服饰、配饰站在台上,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暄姸骄傲地说:“这是我和紫淳一起做的腰带,漂亮吧。”陈鑫也不甘示弱地说:“你看,我和叶钰琪一起做的斗笠也很好看呢。”喜欢表现的思涵小朋友不仅能在台上走模特步,展示自己的服装,还能变换各种动作,用飞吻、拍手、拉钩等与台下观看的观众互動,让大家都看得目瞪口呆,纷纷鼓掌说:“哇,思涵好会表演啊,我也要,我也要。”引得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拿出自己的真本领给同伴看,不仅如此,台下的观众还纷纷评论着在台上展出的服饰的优缺点,猜测着服饰的设计者,真是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呢。孩子们在这场精彩绝伦的“闽南服饰T台秀”中,通过亲身体验,对分工合作的必要性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快乐,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在不知不觉的生成活动中,了解了惠安女服饰文化,萌发了探索美的欲望。

最后,注意审美与快乐并存,在惠安女服饰的活动中,幼儿在审美中获得了快乐,也在创作中得到了美的提升,他们快乐地审美着。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在美术活动中得到了情感的发挥和美的感受。

幼儿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表现能力,教师也获得挖掘本土文化的知识和经验,但我们还将继续挖掘闽南服饰蕴涵的审美教育资源,挖掘体现力度美和阳刚美的内容,我们将结合惠安女服饰的美术表现手法,运用于其他闽南服饰的学习,真正发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挖掘闽南服饰美的元素》的美术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海丝起点多元文都—泉州》《幼儿美术教育资源库》等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
用本土文化精髓助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润物细无声
自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对本土文化传播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