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18-07-25夏啸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有效策略

夏啸飞

【摘要】新课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成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恰当找出教材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从而使得学生在扎实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进而高质量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最终推动自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高尚的品德思想。本文就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40-02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对后人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是陶冶人们情操、塑造人们健全人格、培养人们正确观念意识的最佳素材。有研究结果表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可丰富教学内容,并且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推动教学效果的大幅提升。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应该细致探究的关键问题。

一、创设德育环境,弘扬传统经典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雨露滋养作用,在教材中很容易就可找出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内容,从而将两者恰当融合在一起。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出浓郁的德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借助讲解及指导学生背诵经典的方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高质量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比如,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五年级上册《我爱祖国山和水》,主要讲解的是我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台湾岛的具体资料,教学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热情。要想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强烈的爱国思想与情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经典的名言或诗句。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诗句的内涵及情感,激励学生背诵下来,从而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品味出其中蕴含的爱国之情,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可贵品质。

再比如,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六年级上册《不屈的中国人》主要是通过讲述辱华历史的方式,弘扬我国人民自强自立、顽强不屈的精神。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渗透一些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自立、顽强的名句名篇。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志者,事竟成”等。在具体课堂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应的传统经典,确保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内涵有基本领悟之后,就可鼓励学生背诵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可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教材知识,而且还可陶冶情操,并且可推动他们思想境界的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目的。

二、秉承立德树人,贯穿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曾经强调:应始终把立德树人当成思政工作的核心目标。这里所说的“立德树人”,就是树立良好品德,培养优秀人才。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把实践锻炼与德育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根据我国传统美德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比如,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五年级上册《让诚信伴随着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诚信品格与意识。而诚信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所以在备课活动中教师应把教材知识和传统美德恰当结合在一起以丰富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传统美德,以及弘扬传统美德的价值与意义。接着,教师应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传统美德涵盖的“诚信”内容,使得学生明确在传统美德中诚信的核心地位,体会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然后,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分析教材知识,给学生补充一些诚实守信的古代故事。像曾子杀猪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深切感知到诚信的魅力,而且可帮助他们扎实掌握教材知识,并且还可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

再比如,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六年级下册《你我同行》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朋友相处、男女相处等先出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与社会。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就可将传统美德中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关的内容找出来,把其和教材内容恰当联系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贵和、厚仁、仁爱等思想。这不仅可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且还可推动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弘扬,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显著提升。

三、渗透史学知识,增强传承意识

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历史的价值不可估量,其反映了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承载了很多优秀的思想与深刻哲理。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材知识恰当融入一些史学知识,激励学生形成强烈的传承意识,以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弘扬。比如,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五年级下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国粹、国宝及名人,以此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提高传承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把相关的史学知识融入其中。像国粹的发展脉络及渊源、历史名人故事等。历史故事较好地迎合了小学生对以过去的事情很感兴趣、爱听故事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学习与聆听。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史学知识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就可将蕴含有大量传统文化的内容补充到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理解与体会教材知识的内涵,这就可提高教学过程趣味性与生动性,还可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这不仅能帮助学生透彻领悟教材知识内涵,而且还可提高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最终可推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优化。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优化教学实效的关键措施。因此,教师应大胆探究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和方法,努力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最大限度优化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品德水平及价值观念,确保他们都能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参考文献:

[1]武敏.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6(99):164

[2]楊美德.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现高效育人的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62+70

[3]许静.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J].小学教学参考,2014(24):82

[4]李湘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207

猜你喜欢

小学思想品德有效策略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实践活动中的引导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