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8-07-25欧杏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途径培养策略

欧杏容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不但能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体现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律对学生进行作文强化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在写作实践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培养 能力 策略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85-0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不但能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体现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律对学生进行作文强化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学生就更向往作文,作文课堂更是丰富多彩了。以下谈谈自己这些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一)积累写作素材。

这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该做的第一步工作,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人情习俗,观察身边事物,洞悉家乡变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他们的写作情感,使他们情思澎湃,思路清晰,文路流畅,有物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而激发其写作灵感和欲望,变“无话可说”为“有话要说”。

(二)抓好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作文的关键。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知识、拓宽眼界,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还可以在写作方法上为学生提供借鉴。因此,阅读教学要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教师要利用好阅读教学这一主要渠道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充分发挥课文的作用,将写作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增加课外阅读量,使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写作技能。

(三)练笔

首先要明确练笔的目的和要求。教师要确定作文题目,作文题目最好能从实践中来,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作文题目。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期中评估考查之后就进行一次作文练笔,我首先明白该次练笔的目的,大胆地让学生利用这次评估考查的成绩,去自由发挥,写出自己取得这个成绩的相关故事,让学生学会去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因此,在这次练笔中,我设计了一个题目:《分数的背后》,让学生透视成绩与学习的联系,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写出发自心底里的声音与情感。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质的提高都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础上。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当学生初步懂得写什么和怎么写后并不就等于能写出好文章。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写,正如: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结合教材中课后的小练笔,让学生边学边写,勤于练笔。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大力提倡和指导学生写周记。生活作文就是学生练笔、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了解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好方法。

二、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因材施教

作文教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力。学生积极情绪的利用可以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以班级的基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敞开思想,互相沟通,取长补短。老师应当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同时,要注意学生注重分数这一心理。在给学生评分时,要对学生作文水平作具体分析,评分标准要因人而异。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进行前后比较,以激起差生写好每次作文的决心。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逐步消除作文对学生的压力,通过生动、具体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进行,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才会积极的写作。

(二)留心观察

文学作品皆来源于现实生活。写作兴趣的源头也来源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因此,教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倡议书,广播稿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成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大活动效果,从而使他们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

(三)重视评价

喜欢被表扬,是学生的天性。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个特点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会是一无是处,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教师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点滴成功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积极性。如果在作文训练中,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感,就会产生焦虑、自卑,从而失去对作文的兴趣爱好。

(四)师生互动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作文完成后,要进行修改、批改。我们可以采取师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兴趣,作文本收上来以后,或先由教师大概批改,指出一些较明显的缺点,再让学生精细批改,斟酌字句,词句的用法是否准确,双向交流,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别评讲。这样做,对全体学生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要经历一个复杂而精致的思维过程。

三、培养写作能力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应该就课文论课文。教学一篇课文,大家通常认为只要掌握字词,理解内容,并进行思想教育,这就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目的了。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却深深体会到:除完成上述要求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們应该要把课文的教学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写作的启示。小学语文教材精选名家的经典之作,无论语言、格式,还是表达方法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典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怎样从阅读教学入手,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呢?

(一)抓住主题

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的命题方法多样,有的是用人名、物名等命题的,如:《詹天佑》、《凡卡》、《灯光》等;有的是用事件命题的,如:《一夜的工作》、《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还有的是以中心命题的,如:《山中访友》、《怀念母亲》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视文章丰富的内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课文,教给学生怎样认识题目类型,凡以人名、地名、物名命题的文章,离不开叙述人物、事物的特点或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凡以事件命题的文章,其题目就是这件事的高度概括;凡是以中心命名的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最终都是为了说明这个中心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在作文时,就能熟练地运用从阅读学习中学来的审题方法,紧扣题目,分析题目的写作要求,避免了跑题、偏题的现象,抓住主题来进行习作。

(二)练写片断

在指导学生读懂、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模拟课文精彩段落的写作方法,从学生生活中选材,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练写片断。

如:我执教《匆匆》一课,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去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再按作者的写法,指导学生联系实际,仿照作者的写法,抓住自己生活中的细节去描写时间来去匆匆。

又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指导学生学习“嘎羧驻立江滩回想往事”一段,先让学生品读,体会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而入情入境地品读:“久久凝望”里,它一下又看到了十二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经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人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们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们,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通过这样的品读,就“嘎羧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写下来,要求学生把片断写具体。写完后,再与同学交流。

通过这些片段的学习与练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与热情,精心指导,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之情动而辞发,为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之路。

(三)与文同行

范文是学生作文的借鉴。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指导学生摹仿范文,练写篇章,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开始会有千篇一律的弊端,但对每个学生来说,每次训练都有收获,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他们由厌烦作文到爱写作文,从而产生兴趣。

如:在教学《轻叩诗歌的大门》时,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诗歌,除教材里的诗歌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报刊、书籍等途径,搜集诗歌、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想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写诗。写完后,和同学交流自己所写的诗,感受写作的无限乐趣。

(四)背诵积累

背诵是学习语文学科必不可少的,不但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语言,更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最佳时期,小学阶段背诵的知识往往可以格外牢固,终生不忘。根据学生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熟读、背诵一些语言经典的范文。凡是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内容让学生全背,并逐个检查。对课文中不要求背诵的,让学生将重点精彩段或自己喜欢的片段摘记下来,并要求学生在作文中灵活運用。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背得多了,词语就丰富了,也培养了语感,因而下笔如有神,写的文章就生动、精彩。

作文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心灵与语文综合能力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能力、知识积累、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把写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作文强化训练,开阔学生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写作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使作文的“教”与“学”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坤、潘智彪主编.文学研究与学术规范[J].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毛海云编著.小学生情感作文[J].长春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猜你喜欢

途径培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我说你做讲策略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