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中引入游戏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初探

2018-07-25李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重要性

李鲁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其教学活动更应该以玩为主。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喜欢玩游戏的天性,让幼儿感受到快乐的同时,学到相关的知识。由此可见,在学前教育中合理地使用游戏也具有较高的难度。

【关键词】学前教育 引入游戏 重要性 应用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55-02

导言

伟大的教育家、儿童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此可见,将游戏科学有效地引入到学前教育中,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只有将游戏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的活动和游戏环境,放飞孩子们的天性,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的、美好的童年。

一、作为课程组织形式的游戏

作为课程组织形式的游戏,学者们的观点更多的指向手段性游戏(或工具性游戏)。关于手段性游戏,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手段性游戏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组织与实施的游戏,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活动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活动的本体并非游戏,但却体现了游戏特征的教育活动。第二,手段性游戏以游戏为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活动进程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对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考虑,只是幼儿年龄较小,不能过早承受压力和紧张,所以必须淡化实现教育目标的功利意识,不要求过于注重结果,更不要求追求统一的结果,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手段性游戏从本质上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只是教育教学的游戏化。第三,我国传统游戏分类中规则性游戏涵盖的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和音乐游戏等建立在教育性基础之上,是教师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适合幼儿开展的游戏,大部分是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有的时候也可以由幼儿自己组织。因此,规则性游戏偏向于手段性游戏。第四,手段性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种形式上的工具性手段,体现了它的“形式价值”。第五,彰显“形式价值”的教育实践路径是课程的游戏化,它所蕴含的两层涵义:其一,基于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活动类型或形式,将其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或手段。其二,基于游戏作为一种童年精神的存在,让游戏精神成为贯穿和融渗于整个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灵魂或主线。

二、在学前教育阶段引入游戏的有效策略

基于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将游戏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1.因地制宜,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

虽然游戏是广大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但是,不同的幼儿对游戏内容的喜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游戏引入教学之前,教师应主动与幼儿谈心,进行心理沟通,得知幼儿的需求,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此外,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与幼儿的近距离接触时间是特别长的,在日常接触中,我们要留心观察幼儿的行为特征,发现每个幼儿的特长及不足,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游戏的机会,都能体验游戏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游戏的开展更加有效。例如:在班级中有喜欢画画的,有喜欢跳舞的,还有喜欢唱歌的等等,教师就可以以他们的爱好为依据,进行分组,并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要尽可能开发一些综合性的活动,如:歌伴舞,这样能够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

2.合理设计游戏方案,有组织地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开展得顺利与否,主要取决于游戏方案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在游戏引入时,不仅要考虑所有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还需要对游戏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游戏方案设计方面,不仅要合理安排游戏的流程,更要考虑到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对这些突发事件安排合理的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游戏顺利有效地开展。除此以外,游戏设计方案中还需要详细到游戏开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需要考虑到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游戏可以更有组织性地开展起来。

3.创新游戏内容和形式,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育事业的每一项工作中,都需要有创新的因素存在。幼儿游戏也不例外,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设计上,应考虑到幼儿思维的发展以及幼儿参与热情的提高,进而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们需要以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新游戏内容,使游戏具有因果性的多变性质,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变化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老鹰抓小鸡是幼儿园常见的游戏,通俗好玩,为了有所新意,教师可以将老鹰与小鸡各分成一队,但是在分队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老鹰人数少于小鸡人数,只有当老鹰抓住所有的小鸡时,该游戏才可以判定最终老鹰获胜,反之则为小鸡获胜。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使幼儿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中合理使用游戏,有助于促使教师更全面了解到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发散自身的思维,提高幼儿参与集体的积极性。孩子们就是这样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细心地观察,努力为幼儿游戏创造条件,科学地指导幼儿游戏,巧妙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充分发揮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地积累、总结指导幼儿开展游戏的经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导”结合,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敏.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3):251

[2]孙丽霞.浅谈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指导原则与教学潜能的发挥[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139

[3]王丽伏.游戏法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09):150-151

[4]王波.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分析[J].求知导刊,2015(06):116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