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析

2018-07-25李运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可行性应用策略微课

李运兰

【摘要】基于现代科技和平台的支撑,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得以有效的应用。本文先对微课的特征及其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利用微课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特征 可行性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54-02

在当前微博、微信以及微电影等“微字头”时代背景下,微课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先进的技术可以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符合新课标以及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发展,在促进小学语文新改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微课特征及其应用切实可行性

“微时代”背景下,微课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其三个显著特征。第一,视频用时短。5至10分钟的时间,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第二,课件容量小。“小”是微课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课件容量比较小,因其用时较短,所以微视频文件的容量比较小,通常仅有十几至几十兆,这符合现阶段互联网视频带宽特点,使得微课视频有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微课选题相对小,其针对某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习题进行讲解。第三,内容精简。微课设计过程中,讲究精致与紧凑,避免出现拖泥带水现象。由于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需对其微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免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教学。

微课在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切实可行性,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文教学模式,其对实体课堂进行了补充与延伸,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对学习形式、内容产生认同感与兴趣以后,才会主动参与其中,配合老师的教学,并养成自主探究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尤其对那些新奇的事物探究欲望以及好奇心理非常的强,通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促使其参与教学活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采用微课这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为孩子们展示直观而又形象的教学内容,生动而又鲜明的画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可将微课资源化以及碎片化的特点用于弥补传统教学之不足,而且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按学习进度可以暂停或者倒回,给学生流出足够的自由度,使他们自主消化和吸收所需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微课应用策略

基于以上对微课的特征以及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微课应用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基于教学内容制作微课件

实践中可以看到,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课时有限,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层次不齐,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孩子们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教学难见成效。为此,我们应当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采用微课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使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先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微课件,通过演示课件来生动、形象而又高效的对语文知识进行传播,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比如,《秦兵马俑》一文教学实践中,整篇文章都在讲述我国古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对西安兵马俑及其规模做了详细的阐述;然而,小学生对此并不了解,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无法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所有的理解都只是皮毛,没有深刻的认知和体会。对此,我们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收集合适的视频与图片,制作一个8分钟左右的视频微课件,然后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处理。通过微课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兵马俑的宏伟壮观及其珍贵之处,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对传统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2.利用微课教学内容来优化和拓宽孩子们的思维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基于对篇幅的考虑,教材内容显得比较“干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模式则可调用网络媒体资源,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从应用效果来看,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生动形象,而且有利于拓展课外知识,拓宽孩子们的思维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幸福是什么》一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事先将教学重点标注出来,利用微课来突出语文教学内容,并且鼓励孩子们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对幸福进行定义。在此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以此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勇敢表达对幸福的认知和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微课来辅助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切忌喧宾夺主,微课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和教学方式,不能完全取代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微课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与学过程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更好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以《北京的春节》一文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抽出一些实践播放与教学背景春节相关图片和视频,这样可以快速的倒入教学内容。同时,建议给学生们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用于讨论,交换知识和感受。总之,微课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更加的生动而富有生趣,能够更加形象的体现教学内容,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也不例外,从应用效果来看非常的显著,該种教学手段或者漠视值得推广应用。注意的是,实践中我们应当优化创新利用微课辅助教学,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该种教学手段,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失去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清涛.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11):102-103

[2]王雅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6(7):128

[3]张海冰.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6):73

[4]候福禄.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04):47

[5]姚馨童.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可行性应用策略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