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2018-07-25孙玉国

活力 2018年9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提升教师

孙玉国

[关键词]教师;校本教研;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立德树人,教师先行。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好坏,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是我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勤于学习,精于业务,创建高效和谐课堂”教学模式中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校进行了一点探索——狠抓校本教研,让教师切身体会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品味成功的喜悦,找到努力的方向。

一、在学习中提升

思想是行动的指挥官。只有学习,才能保证理念的先导作用的发挥。一是全体教师要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说行话、用术语、卖啥喊啥。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教材培训和本校的课改理论的学习,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要求要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要有更深的领悟。二是对《黑龙江教育》等学科教学研究类杂志要认真阅读,接触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开阔自己的视野,武装自己的头脑。三是走出去。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教学研究活动,国培计划网络研修、继续教育,教材教法培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应用到教学实际中,更新教学艺术,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把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和局面,让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坚决克服不学习、不愿意学习的错误思想。

二、在反思中改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我要说,不去反思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能力不会提升。教师对经验的反思,既需要自我批判的勇气与习惯,也需要支撑反思过程的教育理论。自我反思是以个人教学过程为基础的,是为校本教研积累素材的:校本教研活动是在教师个人反思基础上才能开展的,没有教师个人反思的教研活动是无目标、无指向、无研究意义的。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反思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让校本教研有的放矢,才能将研究落到实处。为此,我要求全体教师写好教后反思。教师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收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完成反思任务。每月选取一两个有意义的、典型的、给予解决的案例进行重点剖析。研判今后的教学工作,一学期不少于五次,反思写在教案的后面。每一次反思与小结实际上都是一次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汲取,更是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累积。经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实践、反思、总结,教师的理论水平都在完成跨越式发展,教学过程也在日臻完美,教学质量自然是不断地提高。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人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三、在研讨中解惑

在研讨中发展。应当成为全体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追求的目标。在开展研讨活动中,畅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既是提高自己,又给他人的成长提供了借鉴,为全体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民主和谐的舞台。校本研讨成为教师锻炼、提高的主渠道。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和推广,都是通过校本教学研究来实现的。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尤为重要。通过组织有效的校内教研活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有效地解决了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教学质量自然提高了。

四、在听课中提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听其他教师的课(包括本學科和其他学科),提高自己的素养。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当我用心地听完一节课。或有深山获宝的感觉;或有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感觉;抑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可见听课、评课对自身素养提高的重要意义,学习其他教师课堂教学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如何利用全新的教法处理教材,如何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制作精美的课件、课堂上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导入、环节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解决、课堂氛围如何调动、突发事件处理的教学机制等等,教师听课后自然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会博采众长,找到解决制约自己课堂教学瓶颈的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的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课题引领成长

利用我校的绥化市科研课题《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开题、研究过程,教育教师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用课题驱动行动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品味成功的喜悦。引领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科研带教研,提升教师自身素质,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通过专家的引领,帮助青年教师改变对于课题的刻板的观念,将课题研究当作成长的阶梯和平台。统一认识,克服蛮干,让教师用巧劲;行动跟进,克服惰性,认真积累素材;团队协作,克服单干,用团队智慧助力成长;虚心好学,克服惰性,勤于学习,精于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素养。

上述五种方法是有效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每一位教师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改进措施,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在“学”字上下功夫。不断反思:在“闯”上下功夫,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提升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美育教师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