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肾盂肾炎47例临床分析

2018-07-25虞和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肾盂肾炎临床分析急性

虞和忠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收治急性肾盂肾炎患者47例,采用一般治疗和抗感染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5.74%。结论: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手段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分析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炎症,以大肠埃希菌主为要致病菌。病原菌多由尿道进入膀胱逆行感染肾盂,再经肾盂感染肾实质。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腰酸、腰痛等非特异性表现,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表现,在临床中不难诊断。但有部分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无典型的膀胱刺激征,容易导致误诊。现将我中心自2011年7月-2017年6月診断的急性肾盂肾炎47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7月-2017年6月收治急性肾盂肾炎患者47例,患者以发热、头痛、恶心、纳差、乏力、腰酸、腰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查体可发现有一侧或双侧上输尿管点压痛或肋腰点压痛、肾区叩痛等表现,其中18例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其中男16例,女31例;年龄40~84岁,其中年龄<60岁8例,60~69岁24例,70~79岁10例,≥80岁5例;发病时间<1周41例,1~4周4例,>4周2例;发病季节1-3月6例,4-6月9例,7-9月23例,10-12月9例;基础疾病2型糖尿病10例,肾结石7例,前列腺增生症9例,脑血管意外后卧床者长期留置导尿3例,在服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3例,无明确相关病因15例。就诊经过为首诊来本中心38例;在他院误诊为流行性感冒2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4例,误诊为腰肌劳损3例。在上述首诊在他院的9例中,均未进行尿常规检查及尿细菌培养;15例血WBC< 10.0×1012/L或CRP<10mg/L。其中9例体温>39.0℃者留取清洁中段尿行尿细菌培养。

诊断标准: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腰酸、腰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伴或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症状;可有血WBC≥10×1012/L或CRP≥10 mg/L。伴有以下尿检查指标之一者:①有尿常规异常,即尿常规:白细胞>5个/HP,红细胞>3个/HP或清洁中段尿沉渣白细胞>10个/HP。②尿沉渣涂片细菌>1个/HP。③尿细菌定量培养≥105/L。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饮水,使尿量保持在2 000 mUd左右。②抗感染治疗:选左氧氟沙星0.5 9静脉滴注,1次ld,或头孢曲松钠2~3g静脉滴注,1次/d;待体温降至正常3d后,改为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酯口服继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其中有9例经送检尿细菌培养的患者,均提示为大肠埃希菌感染,药敏试验中7例对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敏感,继续使用;2例对头孢曲松及氧氟沙星低敏,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予及时调整用药,体温正常后3d改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继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③其他处理:高热者退热、补液。纠正基础疾病,如控制血糖、及时处理尿路梗阻等。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疗程结束后第2周复查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阴性或尿细菌培养阴性。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阴性或尿细菌培养阴性。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或尿细菌培养阳性。

结果

47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痊愈3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4%。

讨论

本组病例发病年龄> 60岁居多,与年龄增大、伴发疾病增多、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及尿道黏膜抗感染能力下降有关。本组资料提示,发病季节以7~9月为多,4~6月次之,考虑与气温升高、出汗等体液消耗增加导致尿量减少有关。每个人的不同季节体液排泄量(如大量出汗)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建议居民每日进水量以尿量达到1500~2000 mL为宜,而不能以固定的进水量为标准。对伴发的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血糖,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症等患者及时处理尿路梗阻,卧床患者加强护理是预防急性肾盂肾炎的关键所在。

本组病例中有9例患者曾在其他医院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这与年龄较大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膀胱刺激征不明显,家属对老年患者的关注、了解不够,导致症状的掩盖,未能及时就诊,就诊过程中部分老年患者尿标本收集闲难等原因有关。如果临床医生诊疗思路狭窄、查体不够全面,更易被假象所取代,导致误诊。尿常规为常规检查,暂时无尿标本者必须想办法采集。

关于尿培养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目前大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乡卫生院等尚未开展尿细菌培养,如有需要,也是送上级的医疗机构操作,且有1~3d的等待期,且患者大多伴有全身的感染性症状。应根据尿常规及尿沉渣镜检结果,尽早经验性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有必须做尿细菌培养者,也应在留取尿培养标本后应尽早经验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不必要等尿细菌培养结果后才使用抗菌药物。可经验性选对大肠埃希菌感染较为敏感的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菌治疗疗程要充足,须待体温降至正常后2周,复查尿常规或尿沉渣镜检,确认白细胞阴性或尿沉渣细菌阴性,方可结束治疗。如仍为阳性,应及时送尿标本做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菌药物继续治疗4~6周。

猜你喜欢

肾盂肾炎临床分析急性
赵玉庸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基于细胞调控因子探讨血尿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左氧氟沙星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