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初探

2018-07-25王隽枫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价值

王隽枫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土课程资源的合理引入在教育实践中不仅促进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多样,推动教师对于课程开发和运用的能力,还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更有效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对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 园本课程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87-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幼儿教师逐渐重视从传统文化中开发有价值且适宜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但活动形式单一,忽略了其蕴含的多元价值。其实,本土课程资源的合理引入在教育实践中不仅促进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多样,推动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的能力,还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更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对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和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园本课程内涵

在以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的前提下,立足于丰厚的岭南本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地区教育资源优势,能使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得到更多的补充。本土文化蕴涵着丰富好玩的民俗活动、独特精湛的民间艺术、地道美味的点心小吃、朗朗上口的民歌童谣、独具风情的传统建筑等等,这些活生生的本土文化资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真实、最熟悉、最贴近生活的活教材。例如:民间童谣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童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可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和体验,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良好发展;接地气的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一大亮点,滚铁环、打陀螺、跳橡皮筋、伏匿匿、丢沙包、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扒龙舟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不仅让孩子学会动手动脑,同时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慧心灵巧的民间工艺孩子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丰富的民俗活动是孩子最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使幼儿园课程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有助于促进幼儿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能力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幼儿园教育品质的直接因素,我们日益发现“反思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为明显,反思需要怀疑,需要批判性审视,是一个不断内省和自悟的过程。反思首先指向自身的经验,不固执,不封闭,其次指向他人的经验,不轻信,不盲从,在将他人经验与自身经验比较基础上,建构自己对教育和生活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在《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是课程”的理念指引下,幼儿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能力尤显重要,基于对孩子的观察与解读,教师要能跟随孩子的兴趣与脚步开展既满足幼儿需求又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活动,本土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是对老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有效促进,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努力转变角色,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学会立足幼儿认知特点,遵循幼儿兴趣爱好,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关注幼儿身边事物,充分挖掘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幼儿园可以依托本土文化,通过挖掘资源、培养兴趣,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可以利用园本培训,增强教师的感受体验,提升专业素养;可以通过研究创新、加强反思,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可以依托本土文化底蕴,陶冶教师情操,提升艺术素养。

三、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生活不能离开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幼儿教育应该更多的走近生活,贴近生活,合理开发与积极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所具有的生活化、具体化、实践性、可操作性和亲历性等特点,优化教育内容和过程,让幼儿亲身的去感受、体验生活,享受大自然、大社会的魅力,使幼儿在开放自主、丰富多彩、原汁原味的生活化教育活动中,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感受体验、临摹描绘等途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初步的审美情趣、探索精神和想象、创造、合作的能力,获得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例如:传统节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孩子关注环境和周围的人群,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获得对节日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体验,端午节看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清明节到烈士陵园墓缅怀先烈;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在本地节日习俗的活动中,孩子了解传统节日中优美的传说故事、传唱好玩而韵律感强的童谣、亲手制作精巧的民间工艺、行动践行儒雅的文明礼仪,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关系,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

四、有助于文化传承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被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所包围的空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许多人已渐渐淡漠、疏远了民族传统文化,听不懂方言,不了解风俗,对自己生长的地域历史毫不关心,成年人尚且如此,孩子更不能脱离这种影响。而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必须从孩子抓起,岭南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使幼儿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初步的审美情趣、探索精神和想象、创造、合作的能力,获得全面、和谐、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是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阶段了解和体验家乡丰厚独特的文化生活,能使幼儿学会关注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小在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和熏陶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本土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課程内涵价值时,又能很好地推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认同、关注与合理运用,鼓励家长与孩子积极参与社会传统活动,形成共同助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本土资源的引入还会带动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变革,推动现有教育模式的改革,提高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参考文献

[2]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西北师范大学

[3]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

[4]张勤华.幼儿园主题活动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发掘利用[J].生活教育,2006

[5]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家园联手 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