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2018-07-25徐永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徐永建

【摘要】初、高中物理在教学过程中范围和层次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而言,从教学要求、内容、研究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往上提高了一个台阶。如果想要完成高中物理教学,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就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 教学 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49-02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而言,从教学要求、内容、研究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往上提高了一个较大的台阶。因此想要完成好高中物理教学,使得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首先就是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衔接问题

(一)初、高中物理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差异

初中的物理教学,主要以简单的阐述物理现象以及结论为主,知识点在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教学内容不是很多。更多的是以存在的客观物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过程也相对简单,物理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对物理概念以及规律不要进行论证,只需要理解即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理解透彻就能够轻松掌握知识点。高中物理的知识点相对复杂,研究的内容也比较抽象化,它的宗旨是对物理现象的本质进行研究,对理论方面的分析非常重视,明显增加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1]。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多维空间的物理状态进行研究,对物理体系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描述。把物理研究转换成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增加了计算难度,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初、高中物理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

初中物理特别关注的是升学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中考,更多的是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概念、公式、定律。而对于高中物理,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同样的定律有更多的限定条件,更加容易混淆。高中的物理老师在教学时会忽略学生在初中时段的一些固有的思维方式,相同的物理概念在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定义有可能不相同,高中教师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区分,很可能会不知所措,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衔接不上。初中的物理老师为了提高分数,让学生反复做习题来进行强化训练,经常会忽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在升入高中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并且不太了解学生在初中时期养成的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只能机械式的听老师讲解,学习变得非常被动,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初中的物理对于学生来说都较为轻松,只需要背背公式,差不多就能应对,但是这种学习方法对于高中物理并不适用[2]。初中的物理相对简单,只要按部就班的听老师讲课基本上就能学会,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基本上不会主动去进行独立思考。但是高中物理的知識点会比较抽象、复杂,只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不能完全的消化理解。

二、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法之间的衔接

(一)教材框架合理进行安排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应该多放入一些简单易懂的模型以及模拟实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主观现象的寻求,忽略对客观现象的理想化思想,目的是为高中的学习知识点做一下铺垫。慢慢的给学生渗透物理知识点,让学生对物理产生一定的兴趣,让其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列举出实验数据并对问题进行说明,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初中以及高中的物理教材先做一下研究,找出初、高中物理在文字表达、思维方法以及研究方向上的关联性与区别性,能够明确初、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差异,如路程、位移、速度的概念,这样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积极对学生在高中学习中所需要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比如可以注重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师生在教学目标一样的前提下,以课本的内容为基础,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主动参与,既发展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又掌握了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在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讨论乘坐电梯的切身感受,同时用测力计挂上钩码自主实验,由学生自主根据实验过程、结果来分析超重、失重的原因,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定义、结论,教师仅在学生有疑惑时给予点拨和帮助。高中物理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总结,使得我们的物理教学方式多样,物理课堂丰富多彩。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文本要比初中物理教材深刻的多,可以把阅读教材作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展思维活动,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初、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有效的进行衔接。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主要是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以及讲授课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接受知识比较多,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大多由教师来支配的,自主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教师可以把物理实验融入到生活之中,如透镜成像、静电实验等小实验,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动手积极性进行调动。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主导者不再是教师,教师应该配合并协同学生自主学习,高中物理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从物理情景和过程中建构物理模型,使得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逐步提高,不断强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更加的关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三、结语

在现今的大环境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对于相关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让初、高中物理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对教师的教学思路和研究范围进行扩展,同时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很好的引导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能够与学生做到及时有效地沟通交流,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认知水平来进行施教,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物理课程产生兴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物理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飞飞.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3):283

[2]林英敏.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解析[J].亚太教育,2015(19):32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