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2018-07-25刘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趣味性学习兴趣语文

刘影

【摘要】在课程改革中,我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不管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都应该鼓励学生学得有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依據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兴趣浓,不但不会想到上课是个负担,反而觉得是一种艺术享受,就不会感到疲劳和厌倦,就会对学习充满求知的渴望。

就一般教学规律而言,应该提倡苦学,还是乐学呢?苦学和乐学是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许多漫画家描述了儿童苦学的状况:有的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深夜打着哈欠做练习;有的在家长的斥骂声中趴在桌上看书……这些漫画反映了儿童被动地学、被迫地学,把学习当苦差事,使得儿童越来越怕学、厌学,失去学习兴趣和童年应有的欢乐。

如何能让学生乐学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想方设法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语文是一门比较文科的艺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往往跟不上,只有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我体会到可从以下几点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 学习兴趣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48-02

一、善于捕捉学生兴趣特征

小学生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这个特征有利于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对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活动有饱满的激情和浓厚的兴趣,学生则会被感染、被激励,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情”激趣,首先自己要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激情饱满,以自身的情趣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乐学气氛。

二、抓住学习时机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具有隐蔽性,只要我们能及时发现并加于指导,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就能成为学习的积极因素。“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原意指善于打仗的人,必须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方能取胜。那我们也可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状况,抓住时机,转到学习方面来。比如在教《画》这一课时,我首先挂上一幅山水画,接着我从远处欣赏这幅画,再走到近处侧耳"听"这幅画,我以夸张动作引得学生窃窃私语,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老师在干什么。最后,我微笑着指着这幅画,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兴趣也被激起了。

三、发挥创造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在教学《瑞雪》前,先让学生听歌曲《雪孩子》,让孩子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听完之后,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这首歌真好听,下雪的情景很美;有的说仿佛看见雪花飘啊飘飘到树上、房顶上、山上,到处都是,大地变白了;有的说:“我真的想到雪地里去堆雪人、打雪仗”……

四、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如果我们可以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挂起钩来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游园活动,知识抢答、讲故事、演讲、歌咏比赛等。这些活动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学习内容。成功的体验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成功,就会学习产生莫大的兴趣。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管怎样努力总是得不到成功的体验,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日递减甚至消失。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的问题或出的练习题难度要适中,要使大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的教学艺术在于用真情去感染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对老师没有感情,极易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大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法中,我用“微笑教学”来对待学生,用真情来感染学生,对差生多加关怀和帮助。

俗话说得好“给点阳光就灿烂。”小学生都特别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只要我们给点“好脸色”,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最想停留的地方,教师就会成为学生最想亲近的人,于是一些非逻辑的直觉思维,如顿悟、灵感都会接踵而来。因此,不管课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心情如何,只要踏进课堂,我就把微笑挂在脸上。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以微笑,表示欣赏和激励。即使学生说错了,我也不大发雷霆,讽刺挖苦,给其以亲切的微笑和热情鼓励,引导其“改错”。微笑使人愉快,微笑使人放松,微笑使学生找到了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与我交流时无拘无束,平等真诚,个个愿意上我的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容易激发。

六、增加教法趣味性

结合课文,借用双关,借代,夸张,反语等语言加强讲课的趣味性,再用对比,比喻,拟人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无论什么样的课文,如果教师长期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必然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减。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每篇课文的教法经常有变化,经常有新意,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发展,除了创设快乐学习情景,有效地引导进行成功体验外,迁移和呵护也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在注重培养和发展他们个性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会把他们的兴趣进行迁移,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语文学习上来。培养兴趣和育人一样,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放手不问。谁有耐心,谁有方法,谁就会培养成功。只要我们能正视小学生的实际,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小学生兴趣培养与发展的新思路,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让全体小学生都喜爱语文课,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猜你喜欢

趣味性学习兴趣语文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