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

2018-07-25曾亚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新理念发展路径

曾亚平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重要性。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重点课程,高职院校以思政课程为载体,实现高职生德育教学,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当前高职思政课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教学吸引力不强、教学方法陈旧、教材内容乏味等,为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如何利用创新理念,规划思政教学改革展开分析。

【关键词】创新理念 高职思政教学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31-01

習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而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思政课程是实现高职生德育教学的重点学科,随着社会高速发展,高职生素质建设需求也有所转变和更新。为了培养高职生形成健全的思想品格,思政教师应注重优化思政课堂教学理念,并在创新理念支撑下,构建全新的思政课堂教学体系,从而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堂环境。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当前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并不理想,教师在思政课堂上,主要围绕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教育。首先,教师教学思想守旧,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表现十分被动,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其次,思政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也存在不足,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国家、社会层面,大方向的价值观加以渗透和教学,而对于微观层面的思政教学内容缺少渗透。导致学生掌握的思政内容缺少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新路径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在创新理念支撑下,思政教师要实现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明确课程规范目标。将思政教学与高职生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站在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角度上,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方向。其次,思政教师应注重校企联合,利用企业丰富资源构建思政专业化教学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完善性的思政教学与职业规划体系。同时,教师应站在职业素养的角度上,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学生今后实现良好就业夯实基础[2]。

2.创新教学内容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思政教师需要根据高职生未来发展职业规划,创新教学内容。在常规思政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当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引进先进的思政内容。以企业管理标准为教学案例,从岗位标准、职业素养、道德法律等多个层面,向学生渗透系统、全面的价值观教学内容。帮助高职生端正职业态度,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为其今后在企业能够获得深入发展夯实素质基础。

3.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合理创新,是确保思政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拥有创新理念的思政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模式合理创新。首先,教师根据思政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模块侧重点。根据学生学习需求,遵循理实结合理念,构架系统、全面、新颖的教学模式[3]。教师将思政课程内容设计成实践课题,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思政实践课题。

同时,项目驱动法也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将思政问题创设成具体案例情境,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项目实践、调查与探究,从而激发高职生学习自主性。

4.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依据创新理念,就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加以创新。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思辨法组织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未来职业规划,自主搜集相关职业未来发展前景,人才素质考核标准,并在课堂上进行积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提升高职生思政学科实践技能。该种方式能够有效训练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情境教学法也是思政课堂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思政课堂上,结合具体案例创建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站在思政角度对相关案例展开分析,从而实现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建设。再次,信息教学法,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设的一种全新教学手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渠道,就思政课程重点内容进行观点交流与经验分享,从而实现动态思政课堂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

5.创新考核方式

教师为了实现思政课堂有效创新,不妨遵循学生实际发展,创新考核方式。首先,思政教师应改变传统成绩考核唯一化标准。教师应当将高职生在思政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在情境探究、项目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中的整体表现,归纳到思政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从而使思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对于思政课程实现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建设路径分析

加强新进教师职业培训

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院校应重点解决师资素质问题。尤其是对于新进教师,院校应加强思政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培训内容重点集中在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经验累积等,促使新进教师在思政课堂教学素质建设上,与思政课堂教学改革需求相一致。

2.完善思政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为了提升思政教师整体素质,应当注重建立校企合作体制。与企业联合,引进先进管理人才,作为兼职思政教师,并协同院内任课教师共同完成思政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创新等课程改革工作。同时,外聘教师应当结合自身在企业管理中的工作经验,向师生渗透正确的职业理念,宣传正确的职业素养,从而帮助高职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对于高职生今后实现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遵循校企合作理念,完善理论性与实践性师资建设,从而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创新提供重要人才动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思政学科是一项重点学科,决定着高职生的道德建设,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因此,作为思政教师应注重思政课堂创新与完善,根据高职生素质建设实际需求,从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教学体制完善,确保思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同时,高职院校应注重思政教师素质建设以及结构优化,保证高职思政课堂教学师资储备合理。

参考文献:

[1]黄琼珍.“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学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7(07):93-94

[2]尚云.用创新理念规划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新路径[J].陕西教育(高教),2016(06):68-69

[3]贾宇.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1):92-93

猜你喜欢

创新理念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应培养学生独特的英语学习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