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8-07-25李中梅张向先郭顺利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现代情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意向智库环境

李中梅 张向先 郭顺利 张 旭(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新媒体成为智库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智库借助新媒体搭建智库信息交流平台,传播和分享研究成果,降低了智库信息传播的硬件成本,为智库信息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渠道。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的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介下智库信息的传播,智库用户群体不同,内容形式更多样,图文和视频的制作更精良,智库建设的宏观环境、数据分析、存储及通讯技术等均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渠道更多、互动性更强、影响力更大。同时,舆情管控的难度也更大。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舆论引导和实施有效的舆论管控,而且有利于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传播效率和传播影响力。

1 相关研究现状

针对智库信息传播问题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但主要是围绕智库信息的传统媒介传播渠道展开研究。例如,费雷德·昆斯等提出智库信息对不同的人应采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对高层领导采用小型会议汇报研究成果,对大众采用网络和新闻媒介等渠道[1];Jesper D K对比分析了46家英、德、丹麦智库成果的传播渠道及传播效果[2]。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深度有限。例如,Riza Ayu等认为智库借助新媒体能更好地进行智库信息的传播与创新[3];Antonio C E等利用eTool分析东欧智库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活动,发现社交媒体和PR传播策略有利于智库成果的网络传播[4]。

自2014年中央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国内学者开始重视智库信息传播问题的研究,并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开展研究:1)智库信息传播渠道。陈阳提出从定向推送与大众传播结合,开展线上与线下学术交流活动,打造纸媒、官方、移动即时通讯平台和外部媒体等方面建设智库多元化传播渠道[5]。季萌认为智库发挥舆论影响的渠道主要有出版刊物、举办学术研讨会、应邀发表演讲、出席国会听证会、提供政策咨询、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媒体发表意见等[6]。2)智库传播能力评价。张宇等通过构建智库网络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测量民间智库网络传播力[7]。钟曼丽等通过构建社会智库传播能力指标体系对21家社会智库的成果传播能力进行评价[8]。3)智库传播能力提升策略。陈逗逗等在分析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传播媒介、组织机构、人才等方面提出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的提升策略[9]。崔树义通过分析胡佛研究所的智库成果传播途径,提出注重媒体宣传推广、主动接触媒体、利用现代传播手段等强化我国智库对外传播力的策略[10]。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问题,例如,王晰巍等对比分析了布鲁金斯学会和人大重阳智库的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类型、应用功能和传播内容,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我国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的相关建议[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智库信息传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数量有限,且多是针对传统媒介和智库信息传播策略的研究,虽有个别研究针对新媒体,但研究视角偏窄。国外多采用案例研究,而国内多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对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的研究极少,且量化指标少,研究方法简单。因此,本研究首先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的传播过程,然后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传播能力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提高智库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传播影响力。

2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过程及其构成要素

智库(Think Tank),即智囊机构、智囊团,最初也称“思想库”,是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12]。近几年提出的新型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与战略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13]。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是指智库机构与智库用户之间借助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官方网站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和分享智库信息的行为。智库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公众宣扬自己的观点、成果、思想和预测等,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11],引领公众舆论和社会走向,提升智库影响力。智库用户借助新媒体平台了解智库发布的关于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方面的思想、策略、理论、方法等智库信息,满足自身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过程是由智库信息的产生,到借助新媒体平台扩散的过程,主要包括5个阶段:1)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智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智库作为信源,智库专家或工作人员负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他们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和分析软件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2)智库信息的出品和发布,智库专家运用自身智慧、知识和经验等对数据和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形成文字、视觉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的智库信息,智库工作人员或新媒体平台负责人借助微信、微博、网页等渠道发布智库信息;3)智库信息的传递,智库通过新媒体平台向智库用户传递智库信息,如为微博粉丝定期推送智库信息,为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智库用户提供邮箱推送或更新提醒等服务,此外,智库用户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智库信息的二次传递,将智库信息传递给其他智库用户;4)智库信息的吸收利用,智库用户作为信宿,是智库信息的接收者,智库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和能力,对智库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并将其运用到自身学习和工作中,实现智库信息的增值和利用;5)智库信息的反馈和评价,反馈和评价是智库用户在接受智库信息后的一种后续反向智库信息传播,智库用户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智库信息进行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与智库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对智库信息的反馈和评价,智库可以通过智库用户的反馈和评价对智库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智库信息、智库信息传播主体、智库信息传播技术和智库信息传播环境。

2.1 智库信息

智库生产的智库产品以信息的方式存在,即智库信息。智库信息包括智库为政府、企业或决策者就经济、社会、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公共事务或突发事件提供的建议、方案、对策、思路,或为政策、制度等问题提供的答疑解惑,沟通信息等。智库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智库传播主体的发布、传递、反馈和评价等信息行为,实现智库信息的传播,智库信息贯穿了整个传播活动。智库信息具有原创性、指导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等特点。

图1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的传播过程模型

2.2 智库信息传播主体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主体指智库信息传播过程中,参与智库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传递、消费、利用以及反馈、评价等智库信息传播活动的个体或组织。智库信息的传播主体按照功能划分具体包括智库信息生产者、智库信息传递者和智库信息消费者。智库主要负责智库信息的生产和智库信息的传递,智库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完成智库信息的生产,智库机构内的专家或成员都可以是智库信息生产者;智库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智库信息的传递,智库的工作人员或新媒体平台负责人扮演着智库信息传递的角色,如亚洲竞争力研究所(ACI,Asia Competitiveness Institute)网站的维护更新,IT设备维护以及机构知识库的管理就由执行官专门负责[15]。智库用户是基于自身需求、意愿或目标,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得智库信息,并对其消费、利用、反馈,以及二次传递的个人或组织。由上述可知,智库扮演着智库信息生产者、智库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智库用户扮演着智库信息消费者和智库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因此,本文将智库信息传播主体分为两个维度,即智库和智库用户。

2.3 智库信息传播技术

新媒体智库信息传播技术是智库信息传播媒体和传播信道,以及智库管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技术与工具的总称,它贯穿了智库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传输等活动。智库信息的传播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智库以及智库用户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进行智库信息的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库信息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4 智库信息传播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的传播环境是智库信息传播的场所和空间,是智库信息传播活动存在、发生和创新的基础,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二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规范和制约着智库信息传播主体的行为。国家对智库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智库信息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传播环境。

3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3.1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Icek Ajzen于1988年和1991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阐述了人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计划的结果,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向,个人态度越积极,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越小[16]。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行为符合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若智库或智库用户对智库信息传播持积极态度,那么其对智库信息传播的意向也是积极的,意向决定行为,并刺激行为的发生。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依据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将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分为:智库信息、智库信息传播主体、智库信息传播技术、智库信息传播环境4个维度,每个维度又细分为若干影响因素,其中:智库信息传播主体包括智库和智库用户两个维度。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智库信息、智库信息传播主体、智库信息传播环境等维度因素通过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间接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智库信息传播技术维度因素直接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

图2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3.2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智库信息的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媒介下智库信息大多通过纸质读物进行传播,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手机媒体平台的不断成熟,智库信息越来越多的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介的智库信息传播,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具有以下特点:①智库信息的多媒体特点更加突出,时效性也更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快了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的速度,丰富了智库信息传播的内容;②智库用户范围更广,其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参差不齐,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每一个接触新媒体的网民都有可能接收到智库信息,成为智库用户;③对智库信息处理技术和新媒体运营水平要求更高;④新媒体虽为智库信息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和信息保障,但对新媒体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流畅性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的传播的特点,做出以下假设。

3.2.1 智库信息方面的研究假设

智库信息作为智库信息传播的客体,它的时效性、专业性、可理解性、多媒体性、客观性、智库信息质量等属性均会对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的传播造成影响。

智库信息的时效性是指智库信息的价值仅在一定时间段内有效,过时的智库信息可能会失去智库信息价值和意义,因此,智库研究的政策等智库信息,需要具有良好的时政性和前瞻性。同时,智库用户希望获取专业权威且实用有价值的智库信息,智库提供的智库信息越专业、越权威、时效性越好,用户认为智库信息越可靠,对智库信息的感知价值越高,传播意愿越强。通俗易懂的语言减少智库用户的阅读成本,有利于智库信息的流通和传递,艰涩深奥的语言阻碍智库信息的流通。智库信息的多媒体性指智库信息的格式、类型及包含图片、音频与视频等的情况。纪慧生等发现图文结合、直观的视频能引起用户关注,更有助于信息传播[1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逐渐向多格式转变,图文结合,语音、视频穿插的多媒体格式相较于单一的文本格式更加生动有趣,能吸引更多智库用户,影响智库信息的传播。智库信息的客观性是指智库信息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专家意见科学客观。智库信息质量指智库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可信度、学术水平和内容的连续性等方面。智库信息越客观、质量越好,智库用户满意度越高,传播意愿越强烈。鉴于此,本文得出以下假设:

H1:智库信息的时效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2:智库信息的专业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3:智库信息的可理解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4:智库信息的多媒体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5:智库信息的客观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3.2.2 智库信息传播主体方面的研究假设

1)智库方面的研究假设

智库作为智库信息传播的主体,在智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智库的影响力、权威性、知名度、活跃度、资源丰富性、智库信息数量和网络位置等方面展开研究。

智库影响力是衡量智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刘行军等发现影响力正向影响信息的发布和评论[18]。宾夕法尼亚大学从智库的资源、使用率、产出和影响4个维度衡量智库影响力,智库影响力越大,智库和智库信息被媒体曝光和引用次数就越多,公众接触到智库信息的可能性越大,激发传播意向和行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智库的权威性和知名度是衡量智库社会地位和被公众知晓程度的两方面。WU等发现一般用户倾向于转发权威机构或用户发布的信息[19]。智库用户更愿意信任知名度高、权威性好的智库发布的智库信息。智库的活跃度和智库信息数量决定了智库信息的曝光率,曝光率越高,发生智库信息的传播可能性越大。智库资源丰富性是指智库拥有的专家和资金的情况。专家的水平和质量、资金的充足度决定智库信息质量和宣传力度。智库的网络位置指在智库在新媒体平台中的网络影响力,如官方网站的访问量,微博平台拥有的粉丝数量,微信平台的关注人数等。智库的网络位置决定了智库信息的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6:智库影响力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7:智库权威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8:智库知名度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9:智库活跃度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0:智库资源丰富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1:智库信息数量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2:智库网络位置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2)智库用户方面的研究假设

智库用户作为智库信息的消费者,在智库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受众的角色。邓君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用户自身特征会对信息价值的认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对信息质量的客观评价[20]。智库用户具有不同的信息素养、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收益感知、用户影响力和网络位置,所以对于智库信息传播意向也持有不同的态度。

智库用户的信息素养是其判断所需智库信息类型,获取智库信息,以及评价和有效利用智库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智库用户的信息素养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其获取和利用智库信息的效率及对智库信息的价值的判断。当用户感知智库信息不满足其需要,价值较低时,用户对该智库信息的传播意向就会降低。智库用户兴趣相似度是指智库用户的兴趣爱好与智库信息类型的相似程度。Bian等人认为感兴趣的内容、相近的好友等对用户的传播行为产生影响,并通过构建模型验证了其对用户转发意图的影响[21]。智库用户在获得智库信息时会取得智库信息带来的相应收益,如经济收益、心理收益等。刘行军发现微博用户的信息性收益、社交性收益、心理和娱乐性收益会对信息的传播产生正向影响,用户转发微博感受到有趣和心情愉悦时,激发用户的微博转发行为[22]。利益驱动行为,人的经济本性决定了其经济行为[23]。智库用户传播智库信息感知收益越大,其进行智库信息传播的愿望越强烈。智库用户的影响力是指智库用户影响他人的观点、情感和行为的现象。智库用户影响力越大,影响他人进行智库信息传播的可能性越大。智库用户中心性是根据社会网络分析法提出的,指智库用户在传播网络中的位置,包括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智库用户的中心性决定了智库信息传播的路径和传播的网络结构,影响智库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13:智库用户的信息素养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4:智库用户的兴趣相似度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5:智库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6:智库用户的收益感知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7:智库用户的影响力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18:智库用户的中心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3.2.3 智库信息传播环境方面的研究假设

智库信息传播环境是智库信息传播的场所和空间。相关学者将信息传播因素划分为环境因素、信息内容因素和关键人物因素[24-25],强调了环境因素、国家规章制度等对信息传播的作用。智库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包括智库的行政管理环境和科研管理环境,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法规和文化环境。其中,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它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变化,而行政管理环境、科研管理环境和国家政策法规均属于制度环境,因此,本文主从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智库信息传播环境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设。制度环境包含国家政策法规制度、智库行政管理制度、学术研究管理制度等。Jesper D K通过对比分析46所英国、德国、丹麦智库发现制度影响智库的传播活动和传播效果[2]。智库对智库成员或专家的薪酬管理、科研奖励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影响智库信息质量,对智库用户智库信息满意度和传播意愿产生间接影响。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成员和专家之间相互交流、协作,更好地完成智库信息的生产与发布,有利于智库信息的传播,而较差的文化氛围阻碍智库信息的传播。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19:制度环境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H20:文化环境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

3.2.4 智库信息传播技术方面的研究假设

智库信息传播技术是智库信息传播的基础和保障,为智库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撑,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智库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效率。帕特尔发现信息技术具有两面性,既可提高共享效率,也可以阻碍共享[26]。智库信息传播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平台易用性、平台流畅性、平台可靠性、界面有形性等。平台的易用性是指进行智库信息的传播新媒体平台的设计符合用户的习惯与需求。让智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挫折或压力,能用最小的努力发挥最大的效能。DAVIS F D认为感知易用性是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关键因素,对使用态度有直接影响[27]胡莹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微信用户的浏览与发布行为[25]。智库用户感知平台易用性越强,越愿意使用该新媒体平台。此外,平台的流畅性和响应速度也会对智库信息的传播造成影响,平台流畅性越好,反应越快越有利于智库信息的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越来越关注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用户期望新媒体平台具有良好的技术保障和良好的安全性。界面有形性是指智库信息传播的新媒体界面的美观性和平台布局的合理性,界面美观可增强用户的视觉体验和使用愉悦性;界面布局合理,符合智库使用偏好,可增进用户查阅和分享的便捷性,影响其对智库信息传播意向。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21:平台易用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

H22:平台流畅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

H23:平台可靠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

H24:平台便捷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

H25:界面有形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

3.2.5 智库信息传播意向方面的研究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已被诸多研究者论证。王晰巍等发现微信用户的信息共享态度对用户的信息共享行为有积极影响作用[28]。Y J Kim等利用技术接受模型,证明了态度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29]。因此,本文得出如下假设:

H26:智库信息传播意向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

4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共包含了30个潜在变量,问卷题项部分引用前人关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问题设计,部分根据指标内涵及变量间关系自行设计。问卷主要分为基本信息、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智库信息传播意向和行为三部分。其中,第二部从智库信息、智库信息传播主体、智库信息传播技术和环境四个维度25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问卷设计。第三部分智库信息传播意向维度分别从智库信息传播态度对智库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图对智库信息传播行为两个方面面进行问卷设计;智库信息传播行为维度则从智库信息传播次数、智库信息传播主体的满意度、提升智库成员新媒体运营能力对智库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设计问卷。问卷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样本主要选取对智库有一定了解的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分布在吉林、四川、甘肃、山西和山东等地对智库信息感兴趣的智库用户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问卷星、微信、QQ和邮件等方式收集问卷。问卷发放日期为2017年11月,总共回收有效问卷211份,样本量符合SmartPLS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需求。通过对样本的描述统计,发现本文调查对象男女比较平衡,年龄多数在20~45岁,中青年群体是使用新媒体平台的核心力量,占调查对象的75.83%,学历大多数为本科及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调查人数占到68.25%,受教育程度较高,被调查的对象中涉及到教师、学生、科研人员以及行政人员,说明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分析前,首先要进行模型信效度检验,衡量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利用Smart PLS3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结构模型的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模型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一贯性的、稳定的真实特征[30]。它通过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简称CR)、L J Cronbach创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和rho-A来衡量,系数越大,表明可信度越大。一般认为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Cronbach’s Alpha和rho-A的值达到0.7,测量模型则具有较好的信度[31]。

表1 Constru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模型信度和区分效度

表1(续)

表1中可以看出组合信度均在0.8以上,Cronbach’s Alpha和rho-A均在0.7以上,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AVE(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是抽取的平均方差,一般认为AVE达到0.5说明潜在变量具有理想的收敛效度[32]。表1中可以看出AVE值均在0.5以上,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表2 Discriminant Validity区分效度

表2(续)

区分效度是使用AVE的平方根来衡量的,当一个潜在变量AVE的平方根大于该潜在变量与其他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时,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由表2可知,AVE平方根均大于该变量和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因此测量模型区分效度良好。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本研究设计的问卷信度效度良好,问卷可以接受,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良好,可以通过获取的数据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检验。

4.3 结构模型检验

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软件Smart PLS分析所有潜在变量间的关系。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假设检验的路径系数图,如图3所示。

图3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假设检验的路径系数

假设的路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基于样本估算的标准偏差STDEV均大于0,说明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由表3可以得出本研究的26个假设都得到了支持,其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都在p<0.005水平下显著,有25个假设在p<0.01水平下显著。

表3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表3(续)

4.4 结果讨论分析

1)智库信息作为智库信息传播的客体,智库信息的时效性、专业性、可理解性、多媒体性和客观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主体对智库信息的传播意向。假设1~5均得到数据支持,路径系数分别为0.390、0.406、0.648、0.582、0.820,并且显著水平均达到0.01。其中智库信息客观性对智库信息传播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可理解性、多媒体性、专业性、时效性。智库在借助新媒体传播智库信息时应保证智库信息客观、可靠,智库信息与政策、制度、议题与热点事件等息息相关,唯有真实、客观、准确的智库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智库在生产智库信息时首先应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客观,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其次,应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防止发生片面性偏差;最后应确保专家意见公正客观,以保证生产的智库信息的客观公正。智库信息可理解性对智库信息的传播影响较大,智库在生产智库信息时应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2)智库信息传播主体作为智库信息传播主要参与者,智库的影响力、权威性、知名度 、活跃度 、资源丰富性、智库信息数量 、网络位置以及智库用户的信息素养、兴趣相似度、受教育程度、收益感知、智库用户影响力、中心性均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假设6~18都得到数据支持,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701、0.76、0.743、0.804、0.809、0.485、0.896、0.88、0.808、0.728、0.754、0.579、0.721,并且显著水平均达到0.01。其中智库网络位置对智库信息传播意向影响最大,其次是智库用户的信息素养和智库的资源丰富性。鉴于智库网络位置对智库信息传播的巨大影响作用,智库应积极提升其微信的关注人数,微博的粉丝数量或官方网站的PV值等,扩大智库信息受众,提升智库的传播影响能力。同时,稳定的资金来源可以使智库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庞大的专家队伍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智库提供优良的智库信息,智库丰富的资源可为智库信息的传播提供良好的条件。

3)环境是智库信息传播活动存在的条件和基础,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均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假设19、20均得到数据支持,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890、0.886,并且显著水平均达到0.01。制度环境较文化环境对智库信息传播意向的影响更大,稳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可以为智库信息传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为智库信息传播提供优良的内部环境,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智库信息的传播。其次,智库信息传播的文化环境越好,智库信息传播主体的智库信息传播意向越强烈。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工具呈现出移动性和交互性,为智库信息传播主体间即时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条件,更易形成良好的传播氛围。

4)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技术的平台易用性、平台流畅性、平台可靠性、平台便捷性、界面有形性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假设22~25均得到数据支持,作用路径系数为0.917、0.836、0.833、0.549、0.8,并且显著水平均达到0.01。智库信息传播技术是智库信息传播的基础和保障,为智库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撑,使传播更加快捷、效率。新媒体平台的易用性对智库信息传播行为影响最大,符合最小努力原则,这就要求智库搭建操作简单、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新媒体平台。一方面,可借助信息检索技术将新媒体平台智库信息按一定标准分类,便于智库用户通过新媒体平台检索和传播智库信息。另一方面,现今智库大多忽视对已完结智库信息生产过程中采集和运用过数据的保存,智库可借助数据库及信息加工等技术构建智库信息管理系统,将智库信息与数据分类储存,方便智库工作人员借助新媒体工具在智库信息库中查找和获取智库信息,进行后续的传播,提高智库信息传播的效率。

5 结 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过程及其构成要素,发现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主要受智库信息、智库信息传播主体、智库信息传播环境及智库信息传播技术这4个维度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创建了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数据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智库、智库用户及智库信息传播环境各因素通过影响智库信息传播意向间接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智库信息传播技术各因素直接显著正向影响智库信息传播行为。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收集范围偏窄,对新媒体的研究范围偏大,后续的研究将细分新媒体种类,并对其智库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本文为下一步的智库信息的舆论引导和管控,智库信息传播效率和传播影响力的研究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意向智库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环境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