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8-07-24朱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课程体系

摘要:交通运输专业建设遵循OBE理念,明确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产出导向”的专业课程结构,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交通运输;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233-02

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根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2004年12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向上海市教委备案成立了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本科专业。经过十余年的磨砺与发展,专业建设形成了鲜明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特色,并在2011年获批了第二批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目前,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人数已占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本科专业的100%。2015年依据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教学理念,全面修订和完善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与教学体系。

一、“产出导向”教学理念

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美国学者斯派帝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该书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OBE认为:重要的不是学生现在具有什么能力或是修了什么课程,而是当学生离开学校教育体系之后能做什么。OBE理念符合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知识大爆炸、技术信息多元化、产业不断更新对人才培育的要求。这个思路能很好地引导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转变方法,不断更新自我定位,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技术的瞬息万变。

二、“产出导向”的专业培养模式结构设计

相较于传统教育设计模式,OBE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即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遵循OBE理念,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顺应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特色,明确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和能力指标,理顺专业课程结构,全面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模式(如图1所示),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产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支持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能力指标的达成,结合本专业特色和专业培养需求,合理设置、编排和实施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架构,形成了主干课程层次化、核心课程模块化与链条化的课程体系。遵循“产出导向”的反向设计原则,专业培养目标是办学的目的和方向,以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为决定性因素。同时,打破传统学科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遵循“产出导向”,根据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性来组织课程体系,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构建了“产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以下几点。

1.匹配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完善了课程体系的层次化结构,更加注重各层次课程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横向上对于同一层次课程形成模块化,纵向上对于不同层次课程间建立课程链。

2.协调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增加了选修课程比例,且选修课程设计与核心必修课程挂钩,形成课程模块。

3.协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增设了“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

4.协调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完善学生课外科研创新、产学研科创及专业竞赛等项目组织与实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到课外应用与实践环节,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

5.校企双方联合开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认证体系”相结合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架构(如图3所示),专业建设内容与本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指标高度契合,并通过创新型特色轨道交通合作项目的实施,实现人才培养从基础型、技术型、理论型到骨干型、創新型、工程型的提升,并深化了“产出导向”教育体系。

四、结语

以“产出导向”为指导,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背景下,探索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体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封闭式、知识主宰、重学轻思、重教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对话式、开放式、能力主导、学思结合、教主于学的全新课堂教学实施模式,全面支撑学生职业能力指标的提升,大幅缩短毕业生从大学校园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期和适应期。

参考文献:

[1]方宇,朱海燕,朱晗文.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2]方宇,朱海燕,朱晗文.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3]朱海燕,夏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5).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