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24王瑞星梁显丽刘俊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模式翻转课堂

王瑞星 梁显丽 刘俊英

摘要:高等數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课。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本文通过剖析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和操作流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等数学;翻转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178-03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发展关系到大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其内容严谨,逻辑性强,抽象性较高,因此学好这门课程成为了很多学者头痛的问题。近年来,翻转课堂兴起,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通过颠倒学习顺序、逆向安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转变教师和学生课堂角色、重新编排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性质等,重组了课堂结构,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课堂实践。

一、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1.学生对高等数学缺乏兴趣。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大多数薄弱,学习大学数学吃力,致使学习过程知识链条衔接困难,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进度,久而久之,体会不到高等数学学习的快乐,缺乏对成功经验的体会,慢慢的对高等数学缺乏了兴趣。

2.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缜密性,大量课时运用在内容的讲解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培养规格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模仿教师,思维能力出现了停滞,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培养,但这些能力对学生步入社会非常重要。

3.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难以提高。传统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者和传授者,学生的课堂任务仅仅是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记下来,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整堂课不留间隙的给学生尽可能多地讲授知识。过于程序化的教学过程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同时,教学计划中大幅缩减了基础课程的学时,但课时缩减后信息容量仍很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保证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

4.课程考核方式存在弊端。注重期末笔试成绩,评价方式仅仅能反映学生对理论水平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反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造成大部分学生不得不为考试过关而学,并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迫使学生仍然停留在“理论最主要”的层面,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偏离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教育由传统的规模化扩张向注重质量、发展内涵建设方向转型,为此“翻转课堂”以其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突出作用而成为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于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颠覆。使教学目标、内容更加明确,教师从课堂的管理者和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课下可以自行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方法和进度,可以根据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更好的完成了知识的内化,这样势必会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提高自学、协作、创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2.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前学习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探索式学习,观看高等数学微课、课前练习以及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分组协作,使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主动,内容不再枯燥。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对核心知识点做重点讲解,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在课后复习中,应用网络技术,使学生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3.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翻转课堂将课前与课堂相结合,教授与学习相辅助,重新构建了学习模型,增加了知识内化的时间,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增强,提高了教学质量。

4.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等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课程设置、制作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相关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有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以高等数学课程作为改革目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加强课堂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三、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模型

以“培养兴趣,加深理解,促进应用”为理念,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为原则,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如图1所示)。

1.资源整合。整合资源,设计开发课程微课、PPT、教案、练习题库、小测验、素材、评价体系等教学资源,并将资源上传,供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同时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方便师师、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学习。

2.自主学习。根据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教师给学生安排课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协作探讨问题、完成课前作业等方式完成知识的提前传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在交流平台中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求助教师,并做好记录,上课与同学进行分享。

3.课堂内化。课堂内化是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开展问题探究、协作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拓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问题、传授学习、协作学习、交流成果、评价反馈等。(1)确定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探索课前学习、课前作业、历届学生、教师课堂设置、拓展知识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设问,最后由教师总结和提炼。(2)传授学习。探索学习是课堂内化的重要环节也是重点内容,教师讲解重点内容,突破知识难点,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并及时给予面对面的辅导和交流,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协作学习。协作学习也是翻转课堂的特色环节之一,有利于对知识充分掌握、理解和应用。与课前自主学习相结合,布置相关教学内容,例如: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验、与专业结合的相关知识点的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与监督及辅导,小组组长要明确问题、合理分工,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小组成员要共同协作,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完成。(4)交流成果。学生在数学建模、数学实验、专业课程结合的相关问题中取得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将问题的解决方案共同分享,达到师生共同提高。(5)评价反馈。课程的评价方式将课外评价和课堂评价相结合,具体考核评价以下四项内容(如图2所示):①平时考核包括考勤、师生互动、小组贡献率等。(15分)②在线测试分为课前自主学习成果检测和课后学习总结评价测试两部分,要求学生在观看课程视频后在线完成和提交。(30分)③学习作品要求小组共同完成数学建模或数学实验任务,并以视频形式上传至平台。(15分)④期末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掌握程度。(40分)

四、小结

在2016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中,对平行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传统教学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班级(分别抽取81人)进行测验,将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分为9个小组,每组9人,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定义、计算、实际应用学习上,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略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实际应用方面,这对于刚接触高等数学的学生是很不容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全方位的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潘国清.一种翻转课堂的螺旋模型及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0):84-91.

[2]宋金璠,郭新峰,石明吉,陈兰莉.翻转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3):33-36,39.

[3]叶青,李明.高校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对比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1):60-65.

[4]Davies R S,Dean D L,Ball N.Flipping the classroom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 college-level information systems spreadsheet course[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3,(4):563-580.

[5]杨龙,黄远敏.翻转课堂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11):54-56.

[6]顾央青.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0):121-122.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模式翻转课堂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