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8-07-24唐利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唐利群

摘要:在确保学生在岗成才的基础上,从基本特征和核心要素两方面论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从解决企业用人、学生在岗成才和可持续发展、校企资源共享方面阐述了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同时,以学校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成功做法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湘绣设计与工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155-02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场所交互训教实现培训与学历教育的相融合,解决企业技术人才的选、育、用、留等问题,学徒自我发展与岗位提升相结合的问题,校企职教资源有效融合的方式问题,最终达到学生在岗成才。其核心要素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和学徒双重身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石伟平教授曾指出:学校教育无论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如何先进,学校的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如何高在与生产服务第一线所应用的最新技术、生产线与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相比,总是有距离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产教结合、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才能实现。

二、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深化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职业教育,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学校教育相比,它更贴近市场需求,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效果,校企积极深化合作,共同招生招工,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学院与长沙市伊飞湘绣有限公司、长沙沙坪金球湘绣有限公司签订了“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湘绣设计与工艺”现代学徒制培养三方协议。学徒(学生)的培养由学院承担校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负责寒暑假顶岗实习和项目导向模块课程实训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分段育人的教学安排,学校和企业共享共用刘爱云大师工作室、长沙市伊飞湘绣有限公司毛梦长营销工作室、长沙沙坪金球湘绣有限公司黄笛大师艺术工作室等教学资源。对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共享共用、多方教学质量评价等事宜明确职责,形成了科学合理、操作规范的校企双主体育人及成本分担机制。

(二)建设双导师团队

1.建立相关机制。科学、合理的制定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师资队伍三年建设规划,每位教师根据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了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校企互聘师资,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企业导师遴选制度》、《现代学徒制校企人才交流办法》等制度,形成了校企师资互聘的长效管理机制。

2.实行“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校企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建设,多次参与各项交流活动,并组建团队就“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各项研究与实践工作。

3.培养“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锻炼:(1)与企业师傅交流合作,就教学和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和指导;(2)与学生同岗锻炼,除了及时处理学生在实习中的各种问题,跟岗可以给予辅助外,还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3)校企共同研发,通过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教师的科研研发能力;(4)把企业项目引进课堂,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企业师傅参与人才培养:(1)按照学校要求履行教学任务,并将其列入企业师傅的工作职责;(2)与专业教师同堂指导,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3)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实施实践教学等。

(三)构建课程体系

开展供需调研,重点确定企业岗位需求与专业的对接,确定企业、院校师生对学徒制培养定位。对接合作企业湘绣设计、制作和营销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同时确保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设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将职业素养培养与各课程内容相互渗透,形成职业素质基础模块、项目导向工学模块、就业与创新创业模块三大模块,将湘绣设计、制作和营销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以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序化为学习领域,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融入“手绣制作工”、“湘绣营销员”等职业资格标准,将企业工作内容与案例直接转化为教学和实训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共建课程与教学资源,系统构建岗、证、课融通的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四)改革教学模式

1.实行“产品全流程分级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实施“大师+教授”、“企业师傅+学校教师”的同堂指导,进行分段育人。

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根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贯穿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培養,创新课程体系,专门设置“就业与创新创业模块”。

3.培养工匠精神。通过大师垂范、人文涵养、教学渗透、技艺磨炼等多种途径,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五)创新质量评价机制

依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切实发挥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兼顾技能和业绩考核,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借助“新湘绣·学院展”、“湖南工艺美院学院奖”等活动,建立以作品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借助国家省市创新创业项目竞赛、企业奖学金、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企业设立专门奖学金,奖励订单班的优秀学生。校企合作,每年举行“手绣制作工(湘绣)职业技能鉴定”,将学生设计绣制的湘绣产品通过学院大学生创意创业街和淘宝网等进行销售,接受市场检验。搭建学生、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家长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检阅的平台,构建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

三、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成效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增强。在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大师名师的言传身教、工作室的规章纪律教育、企业项目实地体验等培养了试点班学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增强,成绩合格率达到100%。学生作品在2017年获教育部特将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

2.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学校通过重构学校教学空间,营造“致用致美”的人文环境,打造由创意思维训练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平台组成的众创梦工场,为师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推动创意变作品、作品变产品,形成了“筑梦—逐梦—圆梦”的创新创业氛围,如“如意绣庄”学生创业团队入驻益阳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大学生创意创业街,“弘云湘绣”师生创业团队入驻园区工艺美术广场,创新能力明显高了于普通班。

3.教师提升了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教师到企业实践,开发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6本教材,建成了中华刺绣资源库,并从合作企业挖掘了4个科研课题。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成为了2017全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典型案例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2014.

[2]滕祥东,高林.探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建设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20):65.

[3]赵鹏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和推广现代学徒制[Z].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培训会议资料,2018.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