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本科生翻转课堂参与意向度分析

2018-07-24苏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本科生翻转课堂

苏林

摘要:本文运用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以上海电机学院本科生的126份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分析翻转课堂参与意向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扎根理论;本科生;翻转课堂;参与意向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072-03

目前全国本科高校开展翻转课堂成为一种趋势,其中主要动力来自于政策的鼓励推动,而学生真正的参与意愿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性低、课堂效果不理想等多种问题普遍存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究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参与意向度非常有意义。本文以上海电机学院本科生的126份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分析翻转课堂参与意向度,为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一、文献述评

在翻转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愿非常重要,然而学术界聚焦于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史芸(2016)[1]通过调查广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和配合程度,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满意度较低,认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中大部分学生愿意尝试翻转课堂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庞洁(2016)[2]以某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有用性维度、易用性维度调查各年级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与需求,了解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准备情况以及期望得到的支持。池忆(2015)[3]通过调查重庆大学所有正在实践翻转课堂的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评价,发现目前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总体处于比较满意的状态,但在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和教学设备上都存在較大的改进空间。李晓文(2015)[4]通过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评价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比较满意,翻转课堂的质量感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模式的评价,翻转课堂在评教指标时应予以考虑。上述研究成果均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了重要借鉴。

本文力图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究翻转课堂的开展需求。问卷调查是最直观、有效地获知企业需求的方式之一,但调研问卷文本含有非量化信息,若直接采用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传统方法进行处理,容易遗漏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而且难以在庞杂的资料中找到核心、关键的信息[5]。本文以上海电机学院本科生的126份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采用经典的扎根理论,依次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等,从学生角度对翻转课堂参与意愿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并获得了更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扎根理论这一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翻转课堂的参与意向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获得扎根于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被视作最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论[6]。该方法在广泛、系统地搜集资料和进行三层次译码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概括出理论命题,最终返回到资料或类似情景中接受检验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7]。本研究遵循经典扎根理论一般流程,基于严谨的问卷调查,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探究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真正意愿和诉求。

2.数据来源。本研究设计半结构式问卷对上海电机学院本科生进行了深入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是该校138位本科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38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1%,样本量满足分析要求。调查问卷文本主要包括12个结构式问题(“现在所在年级”、“就读专业”、“听说过翻转课堂吗”等)和5个开放式问题(“你期望的翻转课堂是什么样的?”“你认为目前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你觉得翻转课堂的效果会比传统课堂好吗?”“为什么?”等等)。笔者将结构式问题的答案进行统计和梳理,同时结合开放式问题的答案探究大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认知度及参与意向。

3.扎根理论分析。

(1)开放性译码。开放性译码(Open Coding)它是一个将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方式重新组合的过程[8]。在译码过程中,概念是最基本的分析单元,属性相近或意义相关的概念被进一步聚敛并提炼为范畴[9]。本研究中的开放性译码如表1所示。

通过对文本记录进行开放性译码,最终从文本资料中抽象出39个概念和11个范畴。所挖掘出的11个范畴分别是:翻转课堂认知度低(A1);传统课堂吸引力不足(A2);翻转课堂浪费时间(A3);翻转课堂工作量较大(A5);并不愿意在公共场所表达自己(A6);教师的翻转课堂模式只有几种固定的结构(A7);自己想参与翻转课堂,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积极,因此翻转课堂效果较差(A8);大一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A10);大四学生参与翻转课堂意愿最低(A11)。

(2)主轴译码。主轴译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通过开放性译码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10]。用典范模型的思维方式,从11个范畴中归纳出5个主范畴:翻转课堂宣传力度小(AA1);已开展的翻转课堂模式较单一(AA2);传统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AA3);年级高低与参与意愿成逆向分布(AA4);大学生参与课堂的观念较为保守(AA5)。主范畴的典范模型见表2。

(3)选择性译码。选择性译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的过程[11]。通过对11个范畴的继续考察,尤其是对5个主范畴及相应的副范畴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用“翻转课堂宣传力度小、传统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已开展的翻转课堂模式较单一、年级高低与参与意愿成逆向分布、大学生参与课堂的观念较为保守”这一核心范畴(AA)来分析其他的所有范畴。围绕核心范畴,可将故事主线概括为:翻转课堂宣传力度小,传统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加大翻转课堂的宣传力度十分必要。由于已开展的翻转课堂模式较单一,所以需要进一步丰富翻转课堂的模式,更加灵活多变。最后由于年级高低与参与意愿成逆向分布,大学生参与课堂的观念较为保守,所以应给低年级的学生提供更多地锻炼机会,同时更好地解决高年级学生的毕业及就业问题,这会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本科生翻转课堂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