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游泳教学中对学生水上自救救助技能培养的方法与必要性分析

2018-07-24张润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张润平

摘要:溺水死亡率在高校生作为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之一,假如高校游泳教学中可以加强水上自救救助技能的培养,为高校生提供简单实用的自救以及救助技能的课程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悲剧的发生,也可为高校生增添一项非常实用的求生技能,可谓一举两得。为此,本文将针对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对高校生水上自救以及救助技能培养的方法与必要性进行简要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校游泳教学;学生水上自救;救助技能培养;方法与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228-02

一、高校游泳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下,高校对游泳教学的重视度有了颇大的提高,国内许多高校把游泳课作为必修课设置到体育课程里。当然,既然已经作为了必修课,肯定就要有相应的要求与特有的安排,逐渐地形成了游泳教学的一套固有体系。但是,因为高校中教师学生的人数比例严重失衡,往往出现一个游泳班的学生人数过多,如此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泳教学质量,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此外,许多高校在场地方面也有极大限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在水里学习练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些都局限了高校游泳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一般而言,高校游泳教学现存的问题有很多,集中体现如下:第一,师资力量不足,授课教师本身的专业性一般,缺少相对健全的游泳教学体系。如今,国内高校都是扩招状态,生源充足,数量较多,相对而言较为匮乏的师资队伍就非常难保证游泳教学能如预期那样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进一步说,在本来匮乏的师资队伍里,游泳教师就更少,专业性较强的游泳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许多游泳授课教师对游泳教学只是略知皮毛,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授课与训练,并非专业教师。此外,游泳课程内容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当前,许多高校开展游泳教学,并没有基础的考核评估,大部分游泳教学只是沿用通识类模式进行游泳教学。第二,高校中针对游泳教学的基础设施配备并不完善也不先进,缺少应有的基本安全设施,同时缺少起码的安全教学意识。其实,这些现象说到底是因为学校经费不足,加之校方对游泳教学的必要性认知不够,致使许多必需设施未能如期添加建设起来,使得游泳教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出现安全防范意识缺失的局面。另外,对于多数师生而言,游泳池只是一个密闭的学习环境,加之池水深度较之高校生的身高而言,他们认为完全不足为患,形成一个安全缺口。第三,高校生对于学习游泳方面的态度未能一致,因为不是全部学生都有兴趣去学习游泳,更不是全部学生都适合学习游泳,单就心态而言,部分高校生由于天生热爱冒险和喜欢刺激,也就顺理成章地想要学习游泳,但是部分高校生则不然,因为自身的恐惧心理,对于游泳是非常排斥的。为此,若是硬性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游泳课程的学习是不现实的。此外,进行游泳教学还须配套必要的体检,预防有些同学因身体状况不适合参与游泳却参与了,发生不必要的安全意外。与此同时,体检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身体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善健全的水上自救技能培养途径分析

(一)扩大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健全游泳教学课程内容

鉴于目前高校游泳教学出现的师生比例不协调的现存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应当扩建完善师资队伍,保证每一位游泳教师都在精力旺盛的情况下进行授课活动的。与此同时,游泳教师不但要增加数量,也要增加质量。也就是说,针对目前许多高校游泳教师并未具备专业资格的问题,应当予以重视。为此,高校应当对担任游泳教学的教师实施专业补救,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尤其是自救技能与救助技能。

此外,就是游泳教学课程内容的健全问题。高校应当针对游泳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丰富与完善,务必把水上自救救助技能教学作为必修内容融入游泳教学课程。此外,还须注意加强游泳教师对自救救助教学的重视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意识,充分认知加强此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二)科学开展与践行自救救助技能教学

大部分高校学生参与游泳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安全方面的问题都有所忽略,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为此,假如游泳教学过程中,自救救助技能的教学若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非但未能获得预期效果,还会引起师生的恐惧与反感。所以,高校的游泳教学应当选用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去进行自救救助技能的教学活动。

第一,开展自救救助技能教学过程中,务必为学生详细阐述学习游泳的过程里一些常见性的突发情况,让学生意识到危险性与学习自救救助技能的重要性。第二,全面认识游泳过程中遇见的突发情况所需用到的对应自救救助技能,深化他们对这些技能的认知程度,提高安全意识。但是,讲述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游泳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熟练掌握自救救助技能,必须予以无数的实践练习。因此,实践之前还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实践方案,对实践进行高仿真的模拟,让学生深刻认知和熟练掌握学习游泳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对应处理方式。

(三)游泳教学情境的仿真模拟,巩固自救救助技能的学习与应用

高校游泳教学假如单靠平时的课程教学与实训,尽管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救助技能,但是若是真遇上突发情况,却无法自救。因为,不管用于游泳教学与学习的游泳环境检查得怎样仔细,安全防范措施设置得怎样完善,突发情况还是会有可能发生的。在突发情况来临时,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考虑用平时学到的哪种技能去应对,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學生的心理素质与技能熟练程度。因此,游泳教学传授自救救助技能时,若是没有对应的实践练习情境,是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的。

针对上述情况,高校应当在开展自救救助技能课程时,针对相应的技能模拟相应的教学情境,透过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加深学生对自救救助技能的熟知度与掌握程度。此外,另一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只有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沉着应对,安全脱险。

三、高校游泳教学中对学生水上自救救助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必要性

第一,游泳教学是实践性教学活动,多半在水中进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还有不可消除的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深化高校学生水上自救救助技能的学习与培养。第二,国内许多高校用于教学的游泳场地建设,在安全防范设施上始终未能完善,鉴于这样的客观原因,水上自救救助技能的培养就更显必要了。通过相关学习,有助于学生水上自救与安全防护意识的养成,促使他们在遇见突发情况时,能及时自救脱险。

(二)意义

高校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自救救助技能,对于自身的游泳学习而言,可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补充学习,是完善游泳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举措。此外,水上自救救助技能的重要性,并不比游泳技能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游泳技能之余,将游泳教学效果予以更好的优化。

四、结束语

伴随游泳教学在国内高校的不断推广与普及,广大高校学生对于游泳的学习热情也是相当高涨的。游泳教学的大范围开展,一方面体现了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另一面也是响应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培养更多的综合素养较好的应用型高端人才。为此,安全问题成为游泳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水上自救救助技能的学习与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周洪韬.度高校游泳课的组织与教学[J].问题用品与科技,2013,(18):36-39.

[2]申威.浅谈游泳教学的特点与教学过程[J].当代体育科技,2013,(26):39-32.

[3]刘琨.大学游泳教学中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