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瑞巴林与卡马西平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的效果比较

2018-07-24杜佳繁应泽华畅文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脊髓损伤治疗效果

杜佳繁 应泽华 畅文丽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行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VAS、SF-36量表评分对比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VA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SF-36量表评分上升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12.50%、14.58%。结论:利用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疼痛;普瑞巴林;卡马西平;治疗效果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pregabalin and camarxiping in treating spinal cord injury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Du Jiafan(Mianyang city center hospitalSichuan Mianyang 621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azin and carbamaze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erve pai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Methods : Patients with nerve pai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gabalin .Results : The scores of VAS , SF - 36 and SF - 36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drug -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 P < 0.05 ) , 12.50 % and 14.58 %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nerve pai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PreBahrain is effective and beneficial to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spinal cord injury; neuralgia; PreBahrain; carbamazepine; therapeutic effect

【中图分类号】R7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达40%-50%患者将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简称神经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从而对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并发神经疼痛患者,但可用于治疗此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如何正确选择治疗药物仍具有一定争议[2]。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18-82岁、平均(46.32±1.06)岁。将9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n=48。研究组、对照组上述例数、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符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中关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3];②脊髓损伤发生后出现神经疼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不小于5分;③本次研究前2周内未使用任何镇痛及治疗药物;④心、肝、肾等功能正常;⑤意识清醒,无精神系统疾病;⑥排除恶性肿瘤、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者;⑦排除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⑧排除处于妊娠期、产褥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女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⑨对本次研究所需治疗药物具有良好耐受性,无相关禁忌症;⑩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研究前指导其独立签署由本院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审核。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研究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行普瑞巴林治疗,普瑞巴林[由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130073)]初始给药剂量每日口服75mg,若患者无自觉不适感或可耐受状态下增加药量,加量原则为每间隔2d增加75mg,直至达到每日口服300mg普瑞巴林后维持治疗,连续给药4周为宜。对照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卡马西平[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1022279)]初始给药剂量每日口服2次、每次用药0.1g,若患者无自觉不适感或可耐受状态下增加药量,即每日增加0.1g给药量,直至达到每日总用药量为0.6g后维持给药,连续治疗4周为宜。

1.2.2 观察指标 ㈠有效性:记录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变化情况:①疼痛:疼痛程度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acale,VAS)评价,为患者提供一张依次排列0-10数字的卡片,指导其于能够代表过去24h内疼痛程度的数字上画圈,该数字即为VAS评分结果,此法得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正相关);②生活质量:利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rom,医疗结局研究量表)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不同时间点(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得分范围0-120分,内容涉及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等四个方面(共16小项),总分为上述各方面平均分(四项内容之和/4),SF-36量表得分与被评价者生活质量相关性同VAS量表(即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优);㈡安全性:记录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本次用药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药物疹、头晕、头痛等。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治疗前后VAS、SF-36量表评分结果均属于计量资料,经表示;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属于计数资料,经n(%)表示,数据传入SPSS.19软件并实施相应检验(t、),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入选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均顺利完成本次持续4周用药治疗,无中断、退出、死亡等异常情况。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VAS、SF-36量表评分对比P均>0.05(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VAS量表评分较之前显著下降、SF-36量表评分较之前显著上升,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组内)对比P均<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其中1例(2.08%)头晕、3例(6.25%)恶心呕吐、1例(2.08%)药物疹、1例(2.08%)面色潮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7/48),其中1例(2.08%)头晕、1例(2.08%)头痛、4例(8.33%)恶心呕吐、1例(2.08%)面色潮红。本次研究中未发现1例患者同时出现两种及以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停药后上述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未见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

3 讨论

脊髓损伤主要病因包括外科手术、外伤等,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的发病机制涉及中枢去抑制化、中枢敏化、脊髓解剖重构等多个方面,发病后超过1/3患者将表现出中度疼痛,因此将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卡马西平(carbamazepin)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属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断剂,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1]。研究表明[3],卡马西平给药后可通过对动作电位兴奋期有效延长、使腹前核至额叶神经冲动传导得到显著抑制,改变钾离子、钙离子流并使过度兴奋的细胞膜趋于稳定,对反复神经放电过程予以有效阻礙,使突触对兴奋冲动的传递减少等途径从而达到一定的镇痛作用。但本文中对照组经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

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是以往临床用于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属于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是一种神经递质GABA类似物[4]。研究表明[5],普瑞巴林给药后可通过抑制亚基α2-δ蛋白活性从而对机体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开放情况予以有效阻断,有效减少钙离子内流,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得以降低,达到缓解或消除神经疼痛的目的。有研究显示[4],相较于卡马西平而言,普瑞巴林起效迅速、效果显著,给药后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获得更优疗效。本文也已通过分组研究后认为,研究组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患者经普瑞巴林治疗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行卡马西平治疗的对照组,此外该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也较为理想,此结论与李雪红[5]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利用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疼痛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任士飞,张林吉,彭长凌.普瑞巴林对SNL模型大鼠镇痛作用及对脊髓背根神经节p-JNK表达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178-183.

林世德,张俊江,臧宇杰,等 .脊髓损伤相关疼痛与脊髓结构重塑有关[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1):157.

Miura T,Okazaki R,Yoshida H,et a1.Mechanisms of an-algesic action of neurotropin on chronic pain in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c rat: roles of descending noradrenergic and serotonergic systems[J].J Pharmacol Sci,2005,97(3):429-436.

宋涛,龙丽华,李辉萍.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2):148-150.

李雪红,李伟,范永春,等.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6-7.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脊髓损伤治疗效果
巴氯芬在三叉神经痛中的疗效及对CGRP、SP水平的影响
卡马西平用久了,别忘检查血常规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