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法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

2018-07-24杨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

杨勇

摘要:基于认知语法观,本文探讨了其对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的启示。教师应以语法构式为主要教学内容,视语法为形式和意义相匹配的象征单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认知推理,培养学生的认知推理能力;语法练习部分要将读写等能力和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认知和归纳;考核评价部分不应只注重语言结构的题目,要选择一些结合语言理论与综合运用的试题。

关键词:认知语法观;语法教学;形式与意义;认知理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190-02

一、引言

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都涉及英语语法。事实上,人类对母语的学习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融合了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刻意的行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亦是如此。虽然语法教学并不能改变学习者自然的二语习得路径,但可以加快习得过程,提高学习者中介语的准确性和总体水平。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翻译法、转换生成语法强调语法的形式与规则,忽视其意义、功能和使用;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使用,而忽视语言的形式与规则,使得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逐渐淡化。随着认识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法理论已经为语法教学奠定了新的基础。

二、认知语法观与英语语法教学

随着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更新和发展,语法的概念已经有了新的扩展,不仅仅限于固定的结构形式,语法是变化的、语篇的,语法的形式与意义形成有机的统一,教师应从新的角度看待语法、教授语法。[1]

与生成语法不同,认知语法理论基于体验哲学,坚持体验认知观,强调了作为人的身体经验和认知能力,把语义视为语言的核心,认为语言是基于使用的。语言是非天赋的,句法是非自治的(non-autonomous),它来源于人类对外部现实世界的体验,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这一认知基本路径是:现实→认知→语言。[2]

简而言之,认知语法以形义匹配的各种构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语法形式与意义的统一,重视对语言现象和语法事件的抽象与概括,关注有意义的语言使用和规约性的语言单位。[3]人的身體经验是概念化的基础,概念结构具有体验性,语义结构等同于概念化,语义结构的形成实际上就是概念化的过程,人们对语法的认知就是对语言概念化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再认知。认知语法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经验性、过程性和整体性。[4]

基于此,语法教学应该凸显语义核心,强调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发现语言/语法符号的理据性。最终,语法教学还要回归到语言的使用中去,强调语法是基于使用的特征,语言知识来自对语言使用的抽象化、概括化和图式化。

三、认知语法观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法观为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如下:

1.以语法构式为主要教学内容,坚持形式和意义相匹配,意义优先,不应是单一地开展语法规则、结构的讲解。例如:

①In this chapter will be found a partial answer.

② A partial answer will be found in this chapter.

在讲授上例时,不能仅仅解释当句首状语(in this chapter)为表示地点的介词词组时,引起全部倒装,更要强调“in this chapter”前置是为了说明强调答案位置的语法意义,从体验出发,进而引申出介词短语做状语前置这一倒装形式的语法意义。对比正常语序句型,突出二者意义焦点的差别,可以让学生有更深的了解。

2.引导学生进行认知推理,培养学生的认知推理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认知方式对语言选择与理解的影响。对于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认知推理能力,结合他们自身的认知经验,在语法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的是语言结构的正确性,很少去解释语言背后的理据,或多以“固定搭配”的说法来解释一些搭配或者习语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强调语言结构的教学方法在短期内会使得学生有很好的记忆效果,但后期效果会明显下降。所以,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把语法和自身的认知体验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认知推理能力。例如:

③I hope you can give us some advice.

④I hoped you could give us some advice.

⑤I am hoping you can give us some advice.

⑥I was hoping you could give us some advice.

在讲授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体和过去进行体都可以表示婉转语气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解释这四种形式都可以表示婉转。由于进行体所表示动作的暂时性、不确定性,所以进行体相比非进行体更加委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体验去感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来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疏远,说话的时候就会越间接、越客气,尤其是在有某事请求于人的时候,往往都会有一个前期铺垫。也就是说,相比关系更密切的人,我们会使用更多的字眼或者话语来表示这一请求。回到上面的四个例句,很明显,例⑥中的“I was hoping”形式最长,所以就最委婉,以上四个例句的委婉程度是越来越强的排列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结合自身体验去推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动性,寻找探索其他语法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

3.练习部分要将读写能力和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融入真实的语料,让学生能够在语境中进行认知和归纳,掌握语言在具体语境中意义的差别,实现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融合,从而达到内化。语法来源于语言的使用,最终又要回到语言的使用中去。在学生明白了语法是什么、为什么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用的问题。教师应该准备真实的语料(包括语句、例句或者语篇等),让学生进行材料阅读分析,通过阅读理解的这一过程,总结所蕴含的语法结构及其含义,理解相同或者相似结构在不同场合表示的不同含义,做到学以致用。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语篇总结与短文写作,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法运用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

4.考核评价部分不应该只注重语言结构的题目,要选择一些结合语言理论与综合运用的试题。课程的考核方面、方式应该多样化。根据以往语法课程中的实践,为提高平时成绩,很多学生会在课余找教师来检查其准备的语法练习,或是和本门课程所学结合起来,又或是和其他课程结合起来等。这样也会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在期末考试方面,命题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有对语言结构的考查外,还要设置更多的理论与运用相结合的题目。例如,对于英语从句的考查,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分类,然后给出例句;或者给出一篇短文,完成相关的归类、语法分析任务,而不仅限于传统的选择题。

四、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语法理论和语法教学观,认知语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语法教学的全新视角。认知语法观以语言使用为基础,从人的体验出发,以语法构式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了形式与意义相统一,凸显语义。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认知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92-99.

[2]黄金德.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观与英语语法教学[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1):112-116.

[3]Langacker,R.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4]胡建伟.认知语言学及认知语法对提高语法能力的诠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78-97.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
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
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交互模式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