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整合教学初探

2018-07-24赵飞兰何国珍范蓉黄荣师岑妍慧周崇杨美春李立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赵飞兰 何国珍 范蓉 黄荣师 岑妍慧 周崇 杨美春 李立志

摘要: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之一。我校2016年试行了临床医学专业消化系统的课程整合教学,效果良好。本文在借鉴临床医学专业整合教学基础上,探索中医学专业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的整合,为我校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158-02

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中医课程,也要学习西医课程,学习非常繁重。组织学和病理学是中医学专业必修的西医课程。组织学的知识繁杂枯燥,但如果对组织学与病理学进行整合教学,将人体正常微细结构与病理改变相结合进行系统阐述,改变组织学和病理学分开教学的传统模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故在中医学专业的学习中,探索组织学与病理学的整合教学,淡化学科界限,是学科发展的趋势。本文旨在探索中医学专业组织学病理学课程的整合,为我校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提供借鉴。

一、组织学和病理学整合教学的目的

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满足学生后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在中医院校教学任务中,同一门西医学科里,中医学专业所分配的学时往往比临床等西医专业相对较少,而中医学专业学生既要学习中医课程,也要学习西医课程,这就导致学习任务非常繁重,组织学,是一门枯燥、深奥的科学,学生对该课程普遍重视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理解学习组织学到底和他们以后的临床有什么联系,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组织学的认识和兴趣,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和病理学都属于形态学科,组织学是病理学学习的基础,只有认识和掌握了正常的组织结构,才能发现异常的病变。就我们学校而言,组织学是安排在一年级开设,病理学是安排在二年级开设。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导致组织学与病理学的教学间隔达一年左右,在学习病理学时,学生对组织学的内容已经模糊淡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理学的教学效果。故将两者整合成《组织学与病理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使课程综合化,突出学科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学科间的彼此孤立。故在中医学专业的学习中,探索组织学与病理学的整合教学,是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形态学学科的学习。

二、制定教学计划,编写大纲和讲义(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

根据我校中医学专业特色,制定缜密的教学计划、编写好教学大纲。具体详细到确定好每一个内容上多少学时,注重不同课程内容的衔接点,注意架起知识过渡的桥梁,不能生搬硬套地把不相关或关联不大的内容生硬的编排在一起。同时还要考虑中医学专业的特点,适当融入中医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才能更感兴趣。确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后,组织教师进行讲义的编写。讲义分上、下册两部分,上册为总论(包含组织学的四大基本组织和病理学的总论部分),下册为各论部分(包含组织学的器官系统和病理学各个系统疾病等。)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整合后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组织学及病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观察组织学和病理学切片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原则上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进行授课。在授课前组织两个学科教研室参与授课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沟通好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制作好PPT后进行试讲。同时定期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从教学、科研、临床诊断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培养计划,要求他们随堂听课,并且定期进行试讲,以便随时可以接手整合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的具体实施

1.理论教学。理论课堂教学采取PBL、案列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讲授方法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变为对学生获取知识和转化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授课、小组讨论等方法,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并于教师同学交流的平台和机会[2]。考虑到组织学的教师还不能完全胜任病理学教学的情况,故组织学和病理学的教学内容分别由组织学教师和病理学教师讲授。每一个内容先计划好教学学时,顺序上,先上完组织学的内容,接着上病理学的内容,最后由病理学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后续病理学的教学显得更为关键,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正常的组织结构,他们对该种组织的病理变化及病变机制更为期待。这就需要病理学的教师用病理的知识来解释影像学上的临床表现,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并加以归纳和总结,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断结合临床实例讲解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传统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是教师示范本次实验课要观察的切片标本,剩下时间是学生自己观察标本和完成绘图,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也是大致的方法,当然,病理学还要观察真正的病理标本。进行了融合教学后,我们的实验教学步骤如下:先是学生观察组织学标本,接着观察相应的病理学标本。例如:学习肝脏,我们先带领学生观察正常的肝脏结构(组织学标本),包括肝小叶、肝索、肝血窦和门管区等结构。接着对比观察病变的肝脏,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时,这样学生学起来一目了然,知识的链接也显得比较紧凑。同时,在实验课中我们会适当的添加一些病例分析,使整个实验教学呈现了正常—病变—临床病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这样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融合教学的实施,使学生不仅在掌握正常组织后,对异常组织的掌握会更容易,且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1]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

五、课后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和完善

每一个教学内容结束后,我们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學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哪些方面的困惑;授课教师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提升;各项整合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然后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发现教学内容的遗漏或者重复,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注重对课程改革的动态评价,实行边实践、边调整、边总结。同时探索基础与临床融通的医学课程整合模式,构建原则和方法,为我校其他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开展此类模式的医学课程整合提供借鉴。

六、存在问题

针对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学生开设组织学与病理学整合教学,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联系性,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作为一门整合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复杂性、特殊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生源不同(我们学校中医学专业招收部分文科生,文科生在逻辑理解能力方面不及理科生)、配套教材缺乏、教师习惯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范围,还不能完全地使教学内容融合导致整合不彻底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但我们相信,医学课程的整合是一种趋势,我们会在一边实践的同时一边进行及时总结和完善,以探索适合中医学专业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整合的途径,为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课程整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鲜于丽,陈建勇,杨友谊,等.组织学与病理学整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33):175-177.

[2]甘红云,张雅青,赵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104):84-86.

[3]孔秀敏.病理学与组织学融合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85-86.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