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思考

2018-07-24刘云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网页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刘云霞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成为提高当下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渠道。《网页设计》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引入“微课”以丰富教学资源、引入“翻转课堂”以重塑教学手段,为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效的提升开辟了新途径。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网页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111-0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让很多基础差的学生不能跟上课堂节奏,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又处于等待的空闲,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网页设计》课程中使用“微课”资源,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全员参与,进一步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微课”即“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一段教学音频或教学视频,聚焦于严格界定并且单一的教学主题。“微课”一般应用于面对面学习、在线教学或混合学习,成为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加强所聚焦主题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微课”就是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能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微课”以其简约的特点,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则是一种教学模式,又称为“反转课堂”、“翻转教学”、“颠倒课堂”,最初是在2007年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2011年,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则把这种教学方式不断推广,最终成为了现今广受热议的教学方法。[1]“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老师在课堂讲授、学生放学回家做作业”的方式完全相反,颠覆了国人的教学理念。

“微课”是一种教学资源,具有视频时间“微”、知识含量“微”、存储容量“微”等特点,容易在学生之间传播,能够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帮助探究个别难点等。而“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教学手段,两者是相互服务、相辅相成的关系。“微课”资源的课前准备、课后复习功能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全员参与,能够改变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预期,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3.5]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所讲授的《网页设计》课程,是按照项目教学法来进行的,每个项目中包含着一系列的任务。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方法讲授任务中的操作和知识点,学生多数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第一时间不会牢记每一个操作步骤,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及时地跟上节奏,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而采用“微课”资源可以简短清晰地示范详细操作步骤,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反复观看,可以使得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微课”的演示学习实训知识,课堂上能更好地进行操作练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导,能慢慢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的教学效果。

中职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采取的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操作为主。笔者以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分别讲解各种任务实例,学生练习相应操作。基础好的同学理解快,操作自然就快,而基础差些的同学甚至不能完全理解知识点,从而不能正确完成相应操作。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到及时监控全体学生及每个学生操作结果的反馈信息。

随着互联网、4G网络的飞速发展,手机等数码产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很多的中职学校也覆盖了免费的WIFI,这些都成为“微课”资源在授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教学中应用的有利条件。下面就以讲授网页中的超链接这一任务为例,介绍“微课”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

(一)确定选题,准备“微课”资源

将项目实例中的任务按照知识点,分解制作与相关知识点操作方法的微视频。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微课”片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犹如打游戏闯关般学习,如此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微课”学习平台实现师生间的交流,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根据网页中的链接这一任务,将其分成普通链接、热点链接和锚点链接三个子任务,分别制作三个“微课”,在“微课”中讲解各种链接的设置方法、概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链接最合适。

(二)上传资源,学生观看预习

“微课”资源制作好后,及时将其在教学平台、微信群或者QQ群等媒介发布,并将“微课”中所提及的素材及样片等教学资源一并上传,提醒学生在课前观看预习,提出预习要达到的效果。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微信、QQ群等多种媒介,在课前观看各种超链接操作步骤的微视频,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将课堂上会用到的提问、分组讨论、评价反馈等形式多样的互动等“翻转课堂”形式安排在“微课”开放性、情景化的教学应用环境中。教师在教学计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易错点等方面要做到精心设计。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时,理解的地方可以快进,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这样学习更为轻松,不必担心会遗漏知识点,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也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以期达到最好的预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后台软件及时掌握学生对每个操作阶段的微视频的观看时间总量、下载次数、登陆频次、微练习的反馈留言等信息。

(三)“翻轉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在“微课”的辅助下,培养了学生“预习”的理念,再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师生会产生许多智慧型的教与学资源,“微课”资源将不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反馈生长发展的。结合微课堂练习,老师可以对各个小组的结果进行微点评。

猜你喜欢

网页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谈计算机网页设计中的布局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