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8-07-24赵红梅胡桂清程军回张文太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

赵红梅 胡桂清 程军回 张文太

摘要:为了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综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思维和实际的动手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教学实践经验。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065-02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实验教学改革步伐的增大,如何改革既能保证完成实验大纲的要求,又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是关系到实验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土壤肥料学》作为农林院校种植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生产实践能力[1,2]。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该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仍然存在实验项目和教学方法陈旧、实验资源不足、学生对实验教学环节不重视等突出问题,这与现行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出入,为了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综合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目前,我校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课时数在10—14学时之间,课程内容陈旧,如: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土壤碱解氮、速效磷的测定以及土壤容重、比重、水分的测定等均属于传统上的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只是单纯地让学生重复实验步骤,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实验的热情。另一方面,从我校开设的实验项目来看,专业针对性不强,农学、园艺、设施、植保等生产类专业开设的实验项目几乎一样,且着重对土壤进行分析和测试,并没有根据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项目。对于讲授者而言,毫无新意的实验方法也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和枯燥,这样的教学内容与我校现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出入。

2.教学方法传统老套。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多为课前发放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在开始实验前带教教师详细地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并将这些全部列于黑板之上,学生按部就班地照步骤机械完成,并且通常是边看黑板边做实验,使得许多学生做实验缺乏连贯性,只注重实验结果,而不能全面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也不知所措。此外,实验的前期准备等工作均由实验员或带教教师完成,学生并未参与整个实验环节,缺乏对于实验的整体认识。这种“灌输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根本达不到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實验教学内容。土壤肥料学是一门涵盖了土壤学、肥料学、植物营养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广泛,有较强的实用性[3,4]。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学生服务于大农业的基本业务需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立足土壤肥料学基础内容,参考其他院校该门课程实验的开设情况,结合我校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重新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删减和增设部分实验内容,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整合为综合性实验。例如: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土壤水分、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的测定等基础性实验整合为一个实验;有关植物水分及全氮、全磷含量的测定整合为一个实验,而植物营养元素失调症状的形态识别利用多媒体展示,简化授课。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选择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如,农学、设施等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的特征安排作物布局及合理施肥,那么此专业开设的实验项目就以土壤分析测试为主;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把握如何培肥地力来提高牧草的产量与品质,这就需要学生全面了解土壤及植物的养分状况,因此,选取的实验内容包括土壤测试,同时兼顾植物氮磷养分的测定。总体而言,只有依据各个专业特点选取实验内容,迎合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教师科研活动,进行测土配方综合实验大实习,加强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而对于其他生产类专业(农学、园艺、设施、植保等),教学过程采取创新指导的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关的实验项目,以小组为单位(1—2人/组)进行编排,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根据土壤肥料学所学知识,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对外开放,学生根据方案要求,从土样的采集、制备、样品的分析、试剂的准备、仪器的调试、数据的分析处理等整个过程均独自完成,带教教师仅辅助学生完成实验,引导性地讲解部分内容和关键之处,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检查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等。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过程、结果与分析、体会与收获等,带教教师认真批阅实验报告后返还给学生,并统一讲解实验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土壤肥料学》实验课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学措施,对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在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方面均有明显作用。但是,实验成绩如何评定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能力,野外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加强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总的来说,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全面落实实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仍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方法,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聂兆君,刘红恩,王祎,姜桂英.关于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6,19(1):103-105.

[2]胡玉玲,张山,卢海燕,管天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的教学法探究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7,23(6):84-87.

[3]刘轶飞,韩晓日,杨劲峰,战秀梅,刘侯俊,宋俏博.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115-116.

[4]肖荣英,李传保,胡汉升.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729-12730.

[5]赵艳,阮云泽,张晓波.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4,(2):7-8.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