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2018-07-24李天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研究趋势文献计量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天娟

摘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8—2016年收录于CSSCI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揭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领域文献发表量较为稳定,发表机构集中于师范和综合类“211”院校,黄蓉生等教授在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热点集中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时政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现状;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038-0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结构、教育需求等变化[1]。探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可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利用文献计量学来识别和追踪特定学科领域的结构和演变已成为很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2],而科学知识图谱则可以可视化的显示知识单元间的网络结构、交叉互动等复杂的隐含关系。本文拟以1998—2016年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Note Express的文献统计功能和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描绘功能,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研究内容

1.数据来源。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搜索平台,设置篇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跨度为1998—2016年,选取收录于CSSCI的文献,共获得1010篇,经人工删除访谈、书评等,保留923篇。

2.文献数量变化。文献随时间的数量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发展速度。通过Note Express获得的文献发表数逐年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该领域的年文献发表量呈上升趋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4年),共15篇,占總数的1.63%,学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第二阶段(2005—2009年),共310篇,占总数的33.59%,文献数量急剧增加,进入学科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10—2016年),共598篇,占总数的64.79%,每年发表量相对趋于稳定,学科稳定发展。

3.科研机构分布。科研机构统计分析可以直观表现某领域主要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从发文量来看,发文超过10篇的机构共8个,仅占总数的12.89%,表明该领域研究机构较为分散;从机构性质看,主要集中于“211”高校,以师范类院校及综合类大学为主。

4.刊文作者分布。刊文作者分布可以了解该领域的重要学者情况。经统计,923篇文献共有1157位作者,其中发文超过3篇的作者共33人,占总数的9.33%,发文超过5篇的作者共5人,分别为黄蓉生、李忠军、杨晓慧、冯刚、郑永廷,均长期从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是该领域的重要学者。

5.刊文期刊分布。期刊分布分析可以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经统计,刊文量超过20篇的期刊共9个,占文献总量的51.14%,其中《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黑龙江高教研究》为该领域最主要的学术期刊。

6.研究热点分析。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利用cite space V(5.1.R5 SE)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设置处理条件:time scaling为1998—2016年,year per slice为1,thresholds为(2、2、18/2、3、20/3、3、20),node type选择“keywords”,运行显示关键词共现次数在20次以上的节点数据。结果显示(表1)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超过100次,实效性、创新、新媒体等节点大于20次,这些关键词都有可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中心度是某一节点在网络中起媒介作用的程度,是研究热点的指向标之一。中心度高的节点对其他节点两两之间的联系起到控制作用,体现了其在整个网络中的重要地位[3]。结果显示,在中心度超过0.1的关键词中“思想政治教育”(0.88)最高,其次为“校园文化”(0.23)、“大学生”(0.2)。结合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可以判定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大学生发展规律,集中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实效性、创新性等方面。

7.研究发展路径分析。利用cite space的burst detection可以探究高频关键词时间分布[4]。从高频关键词的出现序列(图1)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热点迁移具有明显的时政性和时代性。20世纪90年代,《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推动了国家层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5],“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术研究中出现频次增多。2000年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力推动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教育“实效性”、“创新性”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热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也推动了学界对“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探讨。党的十六大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治国理念陆续提出,学界的研究热点与时事政策结合更为紧密;2010年后,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媒体”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延续至今。

参考文献:

[1]季惠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117-120.

[2]姜凡.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基于《教师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7,(01):109-115.

[3]Chen,C,etc.Towards an Explanatory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09,(3),191-209.

[4]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研究,2009,27(2):240-243.

[5]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发展论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35-44.

猜你喜欢

研究趋势文献计量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