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氏生态县建设的探索及对策

2018-07-24赵虎

魅力中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卢氏环境保护

赵虎

摘要:以生态经济学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卢氏县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状况,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整合,协调各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使卢氏县的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经济建设走上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县;卢氏;环境保护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十九大上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生态创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生态县建设是运用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而进行规划和实施的一项综合性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工程,是建设一个高效、健康、文明的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并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工程。它强调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百姓的生态质量,能够有效地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

一、卢氏生态县建设的目的

卢氏生态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更好满足人民在生态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卢氏生态县建设的意义

1.建设生态县是卢氏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卢氏县将来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旅游名县、新型工业强县、生态宜居城市”。只有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尊重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的基础上,节约并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2.建设生态县是提高卢氏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从区域环境角度看,与卢氏相邻的周边城市也都先后提出了建设成为生态型城市或循环型城市的战略目标,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增强一个区域吸引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保持良好的城市形象,才能更好地“筑巢引凤”。3.建设生态县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卢氏依靠矿业、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根据卢氏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后将深入实施“工矿业强县、旅游业活县、产业化富民”发展战略,打造以有色金属采选及精深加工基地、非金属采选及精深加工基地,同时加快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新能源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县建设的实质是要构建安全、和谐的生态环境,高效率的产业体系,高素质的生态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是提升卢氏县发展的内涵和品位,通过生态县建设,可以把生态化融入到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用更具内涵的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景观提升和支撑卢氏产业的转型升级。4.建设生态县是广大市民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卢氏县环境状况正步入好转。但是与广大市民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相比,与广大市民对美好环境的追求相比,与建设和谐卢氏和可持续卢氏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三、卢氏生态县建设存在的问题

1.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矿产采选业是卢氏县工业的主导产业,2010年,矿产采选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这些企业在为卢氏县带来较大的经济贡献的同时,也给山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虽然,县委县政府重视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企业也均建了尾矿库,但仍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隐患。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滞后。卢氏县是农业大县,全县生态环境良好,农药与化肥的施用强度不大,很多农产品生产达到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要求,然而农产品“三品”认证的意识淡薄和经济原因,目前通过认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较小,而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的种植面积比重是生态县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完成这项指标,必须加强意识,在全县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工作。3.生态乡镇创建步伐有待加快。生态县建设要求县域内80%以上的乡镇要完成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卢氏縣有19个乡镇。目前,全县有10个乡镇完成了创建工作,还需6个以上乡镇尽快开展创建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加快进行。4.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虽然卢氏县在新农村、生态村建设方面作出较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还不能达到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建设较为滞后,综合治理能力仍相对薄弱,一些村庄仍然存在无组织堆放和随意倾倒现象。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四、卢氏生态县建设下步重点工作

1.强力推进产业转型。2016年卢氏县被纳入国家级主体生态功能区,结合卢氏县自然资源及产业分布状况、环境容量条件,将卢氏县国土空间划分为三个功能区,一是城镇建设综合发展功能区。以县城城区洛河沿岸和官道口镇、五里川镇、官坡镇等中心乡镇镇政府所在地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综合建设开发,升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以产业集聚区为产业发展核心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效产业,壮大农副产品、中药材加工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带动城市人口聚集,增强吸纳人口能力和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农业与水土保持功能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重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高效生态农业,打造生态观光旅游产业,适度提高服务业和人口密集型农业对周边群众的集聚能力。三是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以五里川镇、朱阳关镇、瓦窑沟乡、汤河乡、狮子坪乡、双槐树乡、官坡镇7个水源涵养地乡镇为依托,以木桐乡、双龙湾、潘河、徐家湾乡、横涧乡5个乡镇薄弱生态区建设为重点,主要发展方向是大力进行生态修复,继续进行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提高生态质量,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适度进行林下种养、食用菌中药材生产,倡导生态农业增长模式,明确各空间的功能布局、发展强度及方向,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基础工作,使各空间的资源达到最优合理利用,以严格的管理体制,促进县域经济逐渐迈上了生态、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2.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把生态创建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依据生态功能分区特点,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从宣传农村环保政策入手,以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推广最新生活污染源治理技术、实施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等工作为重点,加大生态创建力度,严格执行生态保护措施,推动全县环保工作深入开展。3.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一是扎实实施蓝天行动计划。以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三大治理工程为抓手,强化“五控”措施,不断提升和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二是强力实施碧水工程。重点实施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整治、污水处理厂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南水北调卢氏水源区项目建设四大碧水工程。三是全面推进清洁家园工程建设。从2013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完善管理体制、配套建设垃圾收运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为工作重点,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倾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卢氏。

综上所述,卢氏的优势是生态,卢氏的发展靠生态,卢氏的未来也同样在于生态。紧紧抓住生态这一主题,通过卢氏生态县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付之实践,使各项社会活动,经济建设和消费能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德文 张凤玲,论生态县建设与桐柏可持续发展[J];科技风;2010年7期1

[2]余丽燕;基于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的泸溪生态县建设研究;[D];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2

[3]马慧琴;凝心聚力三走进 建设环境优美的顾村新城镇[M];书籍数据;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11-1

[4]张玉林;现代环境保护理念[M];书籍数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1-1

[5]李玉红;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之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S1期

[6]王伟东;白晓娟;孙翠玲;石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12期

[7]王瀛娴;贵州绿色产业的发展及思考[J];学理论;2011年11期

[8]杨胜强;广东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J];广东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9]黄攸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年01期

[10]王峰;杨菲;注重生态建设,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07年03期

[11]何宝林;庄浪县的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2007年12期

猜你喜欢

卢氏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卢氏近3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卢氏连翘生产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
纳兰性德为卢氏与沈宛作词比较辨析
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政策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