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与传承:中国申遗之路

2018-07-24刘朝晖

新民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梵净山世界遗产名录

刘朝晖

2018年7月,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了中国申报的自然遗产项目梵净山。委员会一致认可梵净山具备世界遗产所需的“突出普遍价值”,决定将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梵净山的加入,我国共拥有53项世界遗產,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总量最多国家。其中文化遗产36项,自然遗产13项(居世界第一),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从1987年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这6处中国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中国的申遗历程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31年来,中国丰富瑰丽的山川风物、历史文脉,通过申遗,在世界面前得以尽情展现,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有财富的责任与担当。

1985年“申遗”提案获通过

说起中国申遗的历史,就不能不提起被敬为“中国申遗第一人”的侯仁之。他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拓者之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将他誉为中国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他是最早接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中国人,如果少了他的敏锐和果敢,我们或许要在“申遗”的路上徘徊更久。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侯仁之教授198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学时,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而此时,这个公约诞生已有12个年头了,但国内几乎还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当时有很多外国朋友疑惑不解,中国历史那么悠久,为什么不参加这个公约?“中国的万里长城这一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不仅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理系斯坦伯格教授的话,犹如棒槌一样,重重地击打着侯仁之。

回国后,侯仁之立即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了一份提案,明确提出:“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提案在1985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获通过。当年12月12日,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

1987年的中国,第一次有了申报计划,建设部主管自然遗产申报,而国家文物局主管文化遗产的申报。当时的申报文本后面的照片是从上千张照片中一张一张拣选出来,然后手工贴在最后部分。当这份有着太多手工制作痕迹的文本送达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后,他们看后相当惊讶,说这是第三世界国家提交的最出色的文本。

1987年12月,中国的故宫博物院等6处文化与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开始登上世界舞台,这个舞台也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产生重要影响。1988年,泰山被重新命名为世界第一个“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这种双重身份的遗产地,在全球世界遗产的评定中,还从来不曾有过。这就意味着,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里,中国贡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遗产。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成为世界上第89个加入该组织的成员国。

从过度开发到保护传承

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分有3类,分别包括: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平遥古城等文化遗产,梵净山、黄龙、武陵源、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等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回顾中国历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历程,不难看出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发展脚步。

从1987 年至1995年的9年中,中国的遗产申报工作并未非常系统地开展——1988年、1989年、1991年、1992 年、1993 年、1995 年均未有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在第一个十年,即便部分年份有多项遗产列入,但成功列入《名录》的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总量仅为 11 项,以建筑群为主,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对于刚刚加入《公约》的中国而言,仍然处在了解、熟悉《公约》相关程序和世界遗产规则的过程当中。

与此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世界遗产并没有为中国国内社会所熟识;直到 1998 年 5 月 25 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仪式,向1997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和苏州古典园林等世界遗产所在地政府颁发世界遗产证书、“中国世界遗产”标牌。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为世界遗产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世界遗产和世界遗产保护理念逐渐为中国广大公众所认识。

1996 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是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一个阶段,共有 16 项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列入。其中,在 1996 年至 2000 年间历年均有多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这一时期仅在 2002 年和 2003 年没有新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0 年更是有 4 项文化遗产同时列入,这反映出中国从国家到地方不同层面对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对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程序、标准和要求逐渐熟悉。

从2003年开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连续 15年获得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遗产领域实行申报限额制以来,唯一一个文化遗产申报连续成功的国家。

在不断申报成功的同时,中国学术界和公众也普遍开始讨论和反思“申遗热”过程中遗产地保护和地方管理层面面临的切实问题。“金榜题名”固然可喜,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举,才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则可能破坏遗产地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气质。

2018年梵净山申遗成功,“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向世界证明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美丽中国的美好一页”,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说。

申遗成功,是保护与传承之路的新起点。未来,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还会继续丰富。

历史上的这一周

1981年7月28日,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成立。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夺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1992年7月26日,中国游泳运动员庄泳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枚奥运会游泳金牌。

1996年7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家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2009年7月27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2012年7月24日,国务院国发(2012)37 号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梵净山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遗产”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同贺名录
梵净山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作者名录
我与梵净山茶
看雪——铜仁梵净山
生产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