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设计与开展

2018-07-24吴天骄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施要点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

吴天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个性化;“互联网+”;系统框架;实施要点

摘 要:文章主要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及特征出发,深入研究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并对个性化服务体系进行设计,指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全面优化。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5-0084-03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智能化、高效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在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并未真正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的各項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造成其服务的层次性、时效性和学科性受到严重影响,亟须调整和完善。如何对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形成“互联网+”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概述

1.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述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个性化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整合。从整体上而言,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智能个性服务内容,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从而达到针对性服务的效果[1]。这种服务对传统人工被动服务工作进行调整,消除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隔阂,全面提升了读者的使用满意度。

我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主要从读者信息收集、信息检索、信息推送三部分出发,全面把握读者服务需求,依照上述内容开展动态化、持续化和特色化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紧紧围绕采集的读者数据进行服务匹配,大大缩短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间,形成了高效信息服务链。

1.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

传统图书馆服务主要从馆内状况出发制订服务方案并开展服务工作,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不能依照高校图书馆使用状况及读者需求进行实时调整,导致其服务效益大打折扣。而个性化信息服务以信息数据为核心,全面弥补了传统服务的不足,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持续性,主要表现在:①个性化信息服务依照读者习惯、读者个人情况、学校学科设置等分析资源设置的合理性,并对资源进行打包,形成完整的推送信息体系,让读者能够在使用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获得服务信息,实现阅读服务的“量身定制”[2]。②个性化信息服务强调人的地位,将读者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通过大数据、网络技术、智能信息采集技术等对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进行收集,配置读者所需的阅读内容并进行主动推送,实现智能化、人性化服务。③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依托互联网实现信息采集,能够依照互联网的数据变化及时了解读者阅读需求的转变。互联网信息的实时更新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持续动态转变,这是互联网赋予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新特性,使其能够真正实现“量身定做,动态跟踪,实时推送”[3],并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

2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设计

2.1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

从个性化服务需求而言,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设计主要强调信息推送业务,从“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出发,对读者数据进行整合,做好数据集合、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确定读者阅读倾向,检索数据并打包成推送服务数据包,以方便读者获取所需资源[4](见图1)。

2.1.1 读者模块。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中读者模块主要分为接口模块、评价模块两部分。接口模块对读者账号、密码等进行检验,身份符合后向读者提供服务。该接口将服务器中采集的读者浏览信息、检索信息等传输到读者信息库,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数据参考。评价模块对读者反馈的信息加以整合,将其与数据库中的读者数据进行对比,确定读者需求。

2.1.2 信息检索模块。该模块要面向读者完成信息检索服务,即通过系统的搜索引擎对馆藏资源进行关键词检索,并结合网络搜索引擎对互联网资源进行整理,形成与读者检索项相符合的匹配信息[5]。获取上述信息后,系统将信息直接加入模块中,并通过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反馈给读者。

2.1.3 数据过滤模块。系统在数据集成的过程中要对读者信息进行全面检测,依照读者所需信息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主要从数据模型出发,构建信息向量,依照特征值进行相似信息抽取,完成信息的匹配过滤,获取与读者需求特征一致的信息内容,去除相关度较低的数据信息。

2.1.4 数据集成模块。该模块主要对读者需求信息、系统日志、馆藏资源、互联网资源、读者系统信息等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数据链。集成模块主要进行数据关联,形成完整的数据链,以方便平台信息的获取及传输,为系统信息的规范化做好铺垫。

2.1.5 数据规范模块。数据规范模块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依照数据规约实现数据的调整、归类和整理,并依照规约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规范数据系统,同时要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化,依照大数据挖掘算法、互联网数据格式等对数据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增加信息值[6]。数据规范模块尤其要对错误信息进行剔除,防止其对读者服务产生不良影响。

2.2 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的设计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新闻公告、馆藏目录查询、馆藏资源发布、图书推荐、学位论文提交、文献资源下载、教育培训公告等服务信息推送内容进行强调,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效益。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为例,该馆在个性化信息服务构建过程中,在信息服务框架基础上设置个性化跟踪推送服务、全媒体文献传送服务和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满足了读者需求。

2.2.1 信息跟踪推送服务。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依照本校学科设置状况和用户使用需求,形成了相应的文献信息学科信息跟踪推送服务内容。该服务由馆员和专业人员对使用信息进行分析,以邮件、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使用需求,对其信息进行整合,依照智能化信息服务框架确定服务内容,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资源及纸质资源。

2.2.2 文献传递推送服务。传统图书馆服务局限在图书馆内部,馆内资源较为单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过程中,要对图书馆进行“拓展”,形成馆际合作,依托合作平台拓展文献传递推送服务路径,形成联动式服务体系。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时就与其他图书馆合作,形成馆际推送,对本馆缺乏的资源通过馆际合作路径从其他图书馆获取并直接推送给本馆读者,完成馆际传递推送服务。这种服务在国内外文献资源获取中较为常见,一般多用于有版权保护的文献内容。

2.2.3 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在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主要利用TPI系统实现多层面服务,在TPI系统中设置学科网络资源、免费电子期刊、专利网络资源等并向读者提供服务,结合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业务内容开展实时在线服务,安排专业人员对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使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7]。同时,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还在实时参考咨询服务中设置在线讲座,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宣传,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益。

3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

3.1 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益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时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强调,在CALIS系统基础上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细化,形成完善的日常管理机制。

日常管理机制主要指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人员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和评价调整机制。人员管理机制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內容出发对馆员职责进行划分,通过规章制度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规范,以保证馆员能够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业务管理机制主要指业务开展中的各项流程规范,尤其是在信息推送服务中要设定好推送原则、推送流程等细则,以保证个性化信息服务业务得到顺利开展。评价调整机制主要从用户反馈和馆员反馈的信息出发,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进行优化,以全面提升其服务效益。

3.2 强化资源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为进一步提升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特色资源的构建。

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首先要构建学科数据库,依照高校图书馆服务需求及馆际合作内容形成特色导航数据库及特色服务数据库,使读者能够高效地使用图书馆。其次要对全数字化馆藏资源进行优化,依照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内容进行细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数字资源服务架构,从而全面提升数字资源的服务质量。再次要做好系统的整合,对高校图书馆和馆际合作中的各项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在内容上保证资源的针对性、合理性,在系统上保证界面的友好性、交互性,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使用高校图书馆,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效益[8]。最后要进一步拓展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出现的资源重复现象。

3.3 转变服务理念,做好人员培训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时要强调人性化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用户需求形成相应的服务内容,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馆员在服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用户意见和建议,使用户能够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性化关怀。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加强馆员的知识培训和能力培训,提升馆员的业务素质,增强馆员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此外,高校图书馆还要结合国内外服务实践,不断吸收和借鉴先进经验,对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艳,吕鹏,李珑.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2):60-68.

[2] 刘红丽,阎冲,李琳.“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6(8):21-25.

[3] 张韩.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以湖南省三所高校图书馆为例[J].沧桑,2014(2):145-147.

[4] 栾旭伦.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8):118-121.

[5] 王卫军.移动互联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业务变革[J].图书与情报,2014(4):17-21.

[6] 曹红兵,唐秋鸿,唐小新,等.物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70-76.

[7] 刘江红,赵桂荣.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学科服务创新探究:以黑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2):166-170.

[8] 常雅红.“互联网+”背景下财经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72-77,106.

猜你喜欢

实施要点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浅析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实施要点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隧道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及实施要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