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方式探讨

2018-07-24胡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

胡琳

关键词:一流学科建设;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

摘 要:一流学科建设促使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并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配置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学科发展中的新需求及产生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5-0072-02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2016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通知,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因此,“985”“211”将不再作为优质高校的代名词,我国现以高校重点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评估指标[1]。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建设一流大学须以建设一流学科为基础和抓手,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人力、资金、技术的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

1 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变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采取以下措施转变职能。

1.1 文献保障与共享中心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心,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学科建设离不开完善的文献保障体系支持和信息资源服务支持。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作用,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成效[2]。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是采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和管理,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按照学科建设的发展要求,以學科方向为基础,不断优化馆藏结构,进而满足一流学科建设的文献需要。

1.2 知识服务与情报分析中心

高校图书馆还承担着开展参考咨询和情报服务工作,开发文献情报资源,以及统筹、协调全校的文献情报工作,开展馆际协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的任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文献资源的二次开发工作和知识挖掘工作,面向各院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满足一流学科建设的信息需求。

1.3 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载体发生了改变,但高校图书馆仍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图书馆应组织、策划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阅读推广等活动,激发高校师生的阅读热情,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按照该规程的要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1.4 技术创新与体验中心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化技术应用较为集中的机构。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存储和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用户带来智能化的全新体验和服务,提高用户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用户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节省读者获取资源的时间,也可以将图书馆从传统的图书收藏保存空间、读者阅览空间转变为集借阅、自主学习、互动研讨、创新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推动各学科的融合和创新。

1.5 学科发展与实践基地

高校图书馆还承担着参加全国图书馆和情报事业的整体化建设及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活动的任务。图书馆学是研究信息与知识的搜集、组织、分析、传播、利用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图书馆在图书馆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相关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文献资源建设的新变化

2.1 供给需求变化

高校图书馆应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服务育人”功能,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制订明确的文献资源发展规划,且对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小,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无法与学科发展水平相匹配。因此,作为文献资源的提供者,图书馆面临一个问题,即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如何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学科需求的契合度,是目前高校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问题。

2.2 资源的时效性和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渠道越来越多,对专业文献资源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时效性是指信息仅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决策具有价值的属性。决策的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决策的客观效果,即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具有很大的性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就叫时效性。时效性影响着决策的生效时间,可以说时效性决定了决策在哪些时间内有效。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把握信息时效性的特点,为学科建设提供最前沿的研究动态,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学科发展对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献资源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上,还体现在能否有效解决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否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3 一流学科建设对文献资源建设提出新要求

3.1 优先保障重点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打破平均配置各学科文献资源的局面,优先为重点学科提供资源保障。重点学科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创造高质量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模式,对资源配置进行权重考量,对重点学科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为重点学科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缩短科研工作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时间,提高他们的科研效率。

3.2 多角度、深层次地揭示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其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利用,才能物有所值。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多层次的文献资源揭示机制,揭示其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为学科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具体措施有:①建立实体资源与各种虚拟资源之间的链接,弥补实体资源揭示的单一性,多角度揭示馆藏资源。②建立网上学科分类导航,充分揭示馆藏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③重视期刊著录问题,为读者提供简单明确的检索结果。④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和CALIS共同开发了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帮助读者在200余个数据库、近2万种电子期刊和10万余种电子图书中实现跨平台的一站式检索查找。

3.3 满足学科需求

高校图书馆往往根据读者需求驱动机制进行文献资源建设,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个人用户的需求不能代表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图书馆经费及相关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科需求驱动机制进行资源建设和配置,为学科发展与研究提供所需的文献资源。

4 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服务方式

4.1 建立快速响应与反馈机制

高校图书馆应对学科需求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对学科需求趋势进行预判,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时效性。在对学科需求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应建立快速响应与预测机制。具体措施有:①拓展资源获取渠道。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学科需求,针对不同资源类型,在保证资源质量的前提下,拓展资源获取渠道,进而保证其响应渠道的畅通,达到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②建立反馈机制。图书馆应建立反馈机制,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避免采购的主观盲目性,满足学科用户的实际需求。

4.2 建立资源评估体制

供求平衡是图书馆合理配置文献资源的有效手段。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供求平衡,需要对各学科的文献资源进行有效评估,并将与学科发展情况相匹配的文献资源主动提供给需求者。高校图书馆还要按照学校的学科分级和学科发展规划,划分学科需求等级,同时建立不同等级需求的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调研与有效评估的基础上,对不同等级的学科采取不同的資源配置策略,避免资源浪费,优先保障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4.3 提供高质量的精准服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精准服务[3]。高校图书馆还应通过调研分析找准学科发展的重点、难点,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性质采取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为学科发展营造优良的信息生态环境,为学科用户推送优质的文献资源,进而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涂文菠.“双一流”政策下的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62-64.

[2] 许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转型与服务创新新常态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4):11-15.

[3] 宋海艳,郭晶,董珏.高校图书馆深度知识服务流程框架与实现路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5):6-13.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