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2022北京冬奥会下的我国“北冰南展”发展策略研究

2018-07-24谢维良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练员冰雪运动员

谢维良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在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因素和地域优势,北方地区冰雪项目开展较早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东三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冰雪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成为阻碍冰雪项目发展的瓶颈,更是制约我国冬奥会冰雪项目竞技实力提升的障碍[1]。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育总局就提出“北冰南展”的战略构想,目的是依托南方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实力,增加南方地区冰雪场馆的建设数量,拓展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进而提升我国冬奥会冰雪项目的竞技实力。2010年中国代表团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并以此为契机在“北冰南展”的基础上又提出“北冰南展西扩”的发展计划,相比“北冰南展”,“北冰南展西扩”的内涵更加丰富,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但据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我国冬奥会比赛项目注册运动员共计4 728人,其中东北三省运动员占到了82.14%的比例。这表明“北冰南展”发展可能在推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阻碍,亟须加速其发展进程,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北冰南展”发展提供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北冰南展”发展的现状如何?针对这一现状如何推进其发展进程将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2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北冰南展”发展策略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分别以“2022北京冬奥会”“北冰南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从200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共检索文献57篇,其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19篇,期刊论文30篇,会议论文3篇。选取其中17篇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

1.2.2 访谈法 根据本文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设定解决问题的提纲,利用暑期时间走访了上海、厦门、深圳、珠海、昆明、乌鲁木齐等南方和西部城市,主要针对3类人群进行访谈,第1类为体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主要访谈有关城市“北冰南展”发展计划的规划,从政策层面了解“北冰南展”发展计划的推进进程;第2类为城市体育院校的学者,主要访谈有关影响“北冰南展”发展计划推进的因素;第3类为城市的群众,主要访谈有关“北冰南展”发展计划的实施效果以及发展策略。根据访谈的意见,整理和归纳为本文研究提供思路(表1)。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2 我国“北冰南展”发展的现状

2.1 冰雪场馆建设成效显著,但缺乏对运动员的自主培养 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的第128次会议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2022年中国北京获得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借助2022北京与河北联合举办冬奥会的效应和区域辐射作用,北冰南展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我国南方大部分城市相继完善了冬季冰雪运动项目场馆设施的建设。据统计,从2008-2016年间我国具有规模以上的冬季冰雪项目场馆从125个增加到600个[3]。尤其是南方城市在北冰南展和2022北京冬奥会的双重动力推动下,掀起了兴建冰雪场馆的热潮,冰雪场馆建设数量呈井喷式增加。如上海市在2015年承办世界花样滑冰世锦赛后将在上海临港建设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江苏省于2016年组建滑冰队,并于2017年在镇江大岗新区建设冰雪训练基地;广东珠海市在2017年将建设高标准的真冰室内滑冰馆等。我国部分省份建设大型冰雪场馆情况(表2)。

表2 南方地区大型冰雪运动场馆建设情况

自北冰南展计划实施后,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助力下我国南方城市冰雪体育场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冰雪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像江苏、山东等省份以此为契机组建了短道速滑队和冰舞队。但在籍运动员中86.3%的运动员属于东三省地区[4],并且在2008年的第11届全运会上,江苏省在冰舞项目上取得的唯一一块冰雪项目金牌运动员也是从黑龙江引进的运动员孟晓雪,特别是在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后江苏省突然宣布将将组建6年的短道速滑队解散。这表明南方城市虽然具备了冬季冰雪项目发展的基础条件,但缺乏对运动员的自主培养。如果说作为我国北冰南展计划实施典范的江苏省来讲不能说明这个问题,那么山东省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无独有偶,山东省也在第11届全运会上获得了花样滑冰项目的金牌,而这名运动员的籍贯虽然是山东省,但是常年在黑龙江省训练。

2.2 冰雪商业模式已具规模,但缺乏对冰雪爱好群体的培育 我国冰雪运动在国际上有突出的影响,也取到了显著成绩。但是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地域差异性,我国的冰雪项目主要在北方地区开展,而冰雪项目的人才也多集中于北方地区。但是面对全球变暖的现象,单纯依靠天气环境条件开展冰雪运动已经不能适宜冰雪运动的发展现实,并且室外冰场以及其它冰雪运动的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去维护,这对北方欠发达地区而言也是一种发展瓶颈。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将冰雪运动进行南移,让南方城市也有机会开展冰雪体育运动竞赛。这不仅突破了冰雪运动的局限性,也能够使全民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冰雪市场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不仅我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长春、沈阳进行了冰雪旅游模式的构建,其它包括北京、兰州、广州、深圳、伊利等地也开展了连锁经营的冰雪旅游公司。据相关统计显示[5],我国冰雪产业增长速度从2015-2016年间达到了30%,尤其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更为南方冰雪旅游带来了无限商机,数据显示,北京和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后,春节期间张家口崇礼县共接待冬季旅游游客39.8万人,营业额达到了3.02亿元,旅游人数和收入相比同期增长了35%和46.6%[6]。冰雪产业前景的广阔市场,使得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为南方城市建造了大量的冰雪运动场馆,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调查显示[7],浙江省现有的14个冰雪场地中,其中8个是由社会投资建设,实现1.32亿元的盈利。这表明我国北冰南展发展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南方冰雪商业模式已具规模。尽管冰雪产业在南方地区不断升温,但受群众基础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真正的冰雪爱好群体依然较小,根据新华社对南方三省大众滑雪运动热度的调查发现[8],一个滑雪场在一个旅游季度能接纳10万人次的游客,但90%以上的游客属于一次性尝试,离真正的滑雪爱好群体还有较大的差距,以至于安徽省体育局产业发展处处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政府可以选择向冰雪运动积极的参与者发放体育消费卷或实施其它优惠政策,培育真正的“冰雪爱好者”。

2.3 群众冰雪体育参与行为积极,但缺乏观赏意识 在北冰南展计划的推进下,我国南方城市先后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室内外滑冰馆和滑雪场,虽然在竞技冰雪体育方面并未起到很好的突破,但受到了群众的青睐,群众冰雪体育参与行为积极。调查显示[9],广州正佳滑冰馆在暑期每天接待滑冰群众在1 000人次以上,云南红塔滑冰馆在寒假期间每天接待滑雪群众也在1 000人次以上,一个滑冰馆的月纯利润达到了15万以上[10]。而在南京市奥体中心每年接收5 000名学生进行滑冰培训,奥体中心滑冰馆在双休日期间每天人流量在300~500人,在节假日期间经常出现排队滑冰现象[11]。另外,诸如长沙、武汉、重庆、南宁等城市的滑雪场每天接待游客人次均在600次以上。但是表面“繁华”的背后却掩藏了另外一个事实,北冰南展计划的推进燃起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提升了群众冰雪体育参与行为的积极性,但群众对冰雪项目的观赏意识并不是很强。调查显示[12]:2006年在南京举办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虽然拥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众多花样滑冰明星参赛,但上万座位的南京奥体中心的滑冰馆的上坐人数仅为3、4百人,而面值200元的门票,在“黄牛”手上仅以10元钱就可以买到,如此低价的门票,也未能博得观众的观看。而在2016年杭州华润万象举办的全国花样滑冰系列赛中,华润万象滑冰场的观众席上更是零星,赛事门票更是以赠送的形式向单位及个体进行发放,即便如此,也难当无人观看的尴尬局面。

3 我国“北冰南展”发展的策略

3.1 鼓励南方城市发展冰雪俱乐部,强化运动员自主培养能力 要保障北冰南展的顺利发展,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培养是首要任务,而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经验表明,体育俱乐部是运动员及裁判员培养的主要载体[13]。如,德国非常重视足球体育俱乐部对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作用,足球俱乐部通过聘请退役运动员或有资历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和培养,形成了完善的教练员管理培养机制。而在我国南方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大部分省份缺乏开展冰雪运动的先天条件,仅依靠政府机械的兴建场馆,以引进运动员的方式来发展冰雪竞技成绩,显然不利于北冰南展的长远发展。为了强化对青少年冰雪运动员的自主培养,应着重加强对教练员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议可通过大力引导与扶持大众冰雪俱乐部发展,鼓励南方城市发展冰雪俱乐部。1)建立完善的冰雪俱乐部管理体系。从教练员的职业准入、职称晋级、职业考核、合同薪酬等方面保障教练员的职业权利,只有通过完善的俱乐部管理体系,才能在训练竞赛方面体现教练员的决策权利,在付出回报方面体现教练员自身价值的褒奖权利,才能调动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2)成立冰雪俱乐部主管协会。目前我国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多数仍处于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由于缺少项目协会的调节机制,一旦教练员与俱乐部发生利益纠纷,俱乐部往往以行政手段将教练员进行停职和解聘。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稳固和保障教练员的权益,建议体育行政部门成立冰雪项目协会,组织协会完善保障教练员权益的政策法规,规范约束教练员的行为,以客观、高效的审理程序,公正、及时的解决纠纷,构筑教练员权益保障的防御体系;3)建立合理的教练员流动机制。由于南方地区发展冰雪项目起步较晚,北方地区高职称优秀教练员明显多于南方地区,南北方教练员资源不均衡现象严重。因此,发挥体育政府部门的行政引导作用,建立南、北方教练员资源联动机制,通过人事调动、挂职锻炼、长期支援、交流培训等方式,将北方优秀的教练员请进南方,让南方有潜质的教练员走出去,促进南、北地区教练员流动的顺畅性和互补性。即促进了教练员的个人职业发展,又提升了教练员的人力资本,同时提升了南方地区运动员的自主培养能力。

3.2 发挥教育部门与冰雪协会的作用,培育大众冰雪健身群体 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用孤立的角度去看,竞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大众体育的进步息息相关。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所描述的:“没有大众体育的存在,奥运会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实现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才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真正本意。北冰南展的发展本意亦是如此,将北方冰雪项目在南方地区展开,不仅要提升我国冰雪项目的竞技提升,更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冰雪项目的普及率。而对于冰雪资源匮乏的南方地区而言,尽管从根本上提升了运动员的自主培养能力,但若缺少大众冰雪健身的普及率,北冰南展的发展也是无源之水。因此,从建设体育强国的顶层设计出发,借鉴国外冰雪强国的实践经验分别从青少年和群众两个群体来培育南方地区大众冰雪健身群体。具体做法:1)南方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具备冰雪项目开展环境的学校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充分发挥“冰雪示范学校”“青少年上冰雪”等对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教育行政部门与体育行政部门联合,整合冰雪教育资源实施冰雪进校园活动,将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冰雪项目(如:花样滑冰、冰壶、速度滑冰等)引入校园,丰富校园冰雪项目活动内容,培养青少年对冰雪项目的兴趣,养成冰雪健身的习惯;2)培养南方地区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冰雪运动技能,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基层参与冰雪运动的开展,全面开展冰雪项目的体育活动和赛事,减少冰雪项目群众赛事举办的审批权,支持地方冰雪协会组织俱乐部举办冰雪项目的群众赛事,将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普及率广、易展开的冰雪项目(如“抽冰猴”“雪地爬犁”“高山滑雪”“速度滑冰接力”“雪车”“雪地足球”等)纳入群众体育竞赛的比赛项目中,并在有奥运场馆的南方地区,可将冰雪项目的群众赛事在奥运会场馆内举办,能极大地调动群众参与冰雪项目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广泛参与到冰雪运动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健身效果,进而培育冰雪项目的健身群体;3)积极推动大众冰雪健身市场升级。随着大众冰雪健身群体的扩大,冰雪设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就成为了健身群体2大主要消费需求,因此,根据大众冰雪健身群体的消费需求,一方面要提升冰雪场地设备的高端水准,如,对冰场冰面光滑度的提高、滑雪场滑道类型的多样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冰雪场地发生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如在冰雪场馆增加医务室、冰雪场周围增加高标准安全防护网。除此之外,冰雪健身市场还应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冰雪健身的服务质量。

3.3 重塑媒体对冰雪形象的宣传,营造冰雪体育文化氛围 著名德国诗人海涅在其所著的《论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历史》一书中提到[14]:“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总在雷鸣之前一样”。文化是总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并引导社会形成一种思想意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发展也是以文化变革作为思想先导,媒体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媒介,对体育行为的引导具有积极的作用[17]。冰雪观赏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依靠南方群众对冰雪的新鲜尝试,而是需要冰雪文化氛围的引导,而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涉及冰雪项目的赛事较少,且媒体多以夏季项目为主题进行报道,少有关于对冰雪娱乐项目的报道也多以广告的形式对东北地区进行宣传,而且在宣传内容上多倾向于强调对冰雪旅游的塑造,实则是一种迎合群众旅游导向的宣传,也是对冰雪文化的遮蔽[15]。因此,应重塑媒体对冰雪形象的宣传。具体做法:1)政府应通过媒体在南方地区对“北冰南展”计划进行宣传,促使群众关注、了解和认识“北冰南展”计划对建设体育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作用;2)政府应引导互联网、电视和报刊对冰雪文化宣传,使其将宣传的重点从冰雪旅游转向冰雪锻炼的价值上(如冰雪锻炼对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功效以及在提升免疫系统方面的效果等),促使群众了解和认识冰雪锻炼多元价值;3)政府应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南方有冰雪条件的公园开展冰雕、雪雕,将冰雪景观与当地城市的文化符号进行融合(如:以城市的特色建筑、古人物、吉祥物等为照样,雕刻大型的冰雪建筑),让冰雪艺术走进南方群众的生活视野中,增加群众日常休闲的视觉感官体验;4)借助2022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在制作冬奥会文化宣传材料时,取材可偏向于我国南方地区(如:加大对南方地区群众滑冰、滑雪等场景取材的比例),增加对冬奥会火炬传递在南方地区的报道城市和时间比例,最大限度激发南方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此外,还可充分利用2022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的文化表演对我国南方城市冰雪文化进行宣传,共同营造南方地区冰雪体育文化氛围。

4 小 结

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请,助力了我国北冰南展的快速发展,在冰雪运动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国北冰南展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冰雪场馆建设成效显著,但缺乏对运动员的自主培养;南方冰雪商业模式已具规模,但缺乏对冰雪爱好群体的培育;群众冰雪体育参与行为积极,但缺乏观赏意识。建议通过鼓励南方城市发展冰雪俱乐部,强化运动员自主培养能力、发挥教育部门与冰雪协会的作用,培育大众冰雪健身群体、重塑媒体对冰雪形象的宣传,营造冰雪体育文化氛围等策略来加速推进我国“北冰南展”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练员冰雪运动员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运动员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