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8-07-23柳雁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传统文化德育

柳雁

摘要: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是养成良好人为素养的最佳时期。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有效的传统文化方式来帮助小学生,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236-01

一、教学传递,渗透传统文化内涵

1.教师将传统文化人文素养渗透到教学中,从中找出相关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理出线索,制定计划,使渗透的内容序列化。在渗透过程中,要讲究因势利导,水乳交融,有机渗透;注意淡化渗透痕迹,力求贴切自然,给人以春风化雨的感受;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不可破坏语文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更不能把语文德育渗透变成上政治课。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通过读文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品格,引导他们感受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另外像陶渊明的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和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节,时刻张扬着自主的人格、尊严、气度,把人格的独立视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他们的这种不朽的精神对学生人文品格的养成也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3.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教育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长远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人文基础。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引导学生与传统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活动体验,渗透传统文化行为

(一)传统节日为契机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节日更是教育的契机,像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好的时机。

端午节班级组织顶鸡蛋比赛,同学们在玩中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感悟了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同时了解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元宵佳节做宫灯猜灯谜更是孩子们喜欢的节日: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舞龙灯耍龙灯,踩高跷,狮子舞等活动都是体现团结、合作、配合、协调的良好品行。

(二)传统礼仪为榜样

行走之礼、见面之礼、入座之礼、说话之礼、交往之礼都是學生们成长的必然。

1.认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以“知”为基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对知的检验,知行统一才能成为习惯。

2.评价跟踪。组织设计了“明星小队”的评比活动,根据学生良好习惯评价细目,分别从守纪、卫生、自护、礼仪等六方面进行竞赛,看谁能最先成为本班“明星小队”,这样整合了团队的力量,大家相互促进、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大大增强了小组内的合作共进精神。

3.强化训练。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训练,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行。

(三)社会实践做补充

组织社会参加实践活动,参观文化遗产,走进社区,工厂,了解各行业体系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博大渊深,历史悠久

三、家校合一,渗透传统文化评价

首先让家校合一有益于家长行为习惯的提升。通过和学校的合作,借助家长学校、家长俱乐部等平台,向家长提供系统的优质系列课程,通过开展“做学习型家长,建设学习型家庭”等活动,通过班级的家长会,和家委会的。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庭能营造出的人文环境,体现出民主、平等、慈爱、严格等文化氛围,让孩子成长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长在人文素质和教育素养方面的成长。做到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统一。

其次,让家校合一有益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提升。学生的成长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这种“合力”,不是简单的联合,而是“和而不同”,既要体现出不同的教育特点,又能遥相呼应,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既要反对“学校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向孩子灌输读书无用”的学习目标的背离,也要改变“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包办。只有这样,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理念才能够相一致,而不是正面教育和负面教育的相互抵销,从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人文素养环境。

再次,家校合一有益于促进学校的更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拉升。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他在学校大门口写上“爱你的妈妈”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固有的爱心,就是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育人范例。深化家校互动态势,提高家校互动水平,扩大家校互动范围,有助于提升学校文化内涵,促进学校的特色生长。

四、结语

“家校合一,共同成长”行动,将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层面上,全方位地体现出对生命的关爱,帮助学生点化生命,感悟生活,学会生存,从而凸显出教育的生命意义,形成班级中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传统文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