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配乐诵读中音乐的作用

2018-07-23陈大宝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诵读音乐

陈大宝

摘要:配乐诵读是由音乐、文学、有声言语有效结合在一起的艺术传递模式,它更加与群众的审美体验相一致,给人一种三合一的艺术感受,引起群众的共鸣。配乐属于一种丰富语言的方式,是照射出作品感情和表述内容的承载物。文章根据配乐诵读中音乐的作用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叙述。

关键词:配乐;诵读;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108-01

一、音乐的特点

(一)音乐富有表情性

音乐最善于表述和激发人们的情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实际上就是经过增添高度有机融合的具有展现力的乐音,或者是能够直观地表达情感、或者是寓情于景,凭借景色抒发感情,来展现人们对于实际社会的感情共鸣,对人们的情感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音乐无法讲述和证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可是你内心的所有活动想法,只要是清晰的,它却都可以重现,表现出来。”

(二)音乐富有运动性

音乐和绘画、雕塑等等的艺术不一样,它属于在运动过程中表述人的思想和情感上的转变经过的,她可以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的思想与感情在时间当中的运转和发展。这样的运动一经停止,那么音乐就自然就没有了。音乐的生命力,就体现在感性层面上展现出的时间运转。

(三)音乐富有概括性

音乐和戏曲、电影不一样,它无法让人出现感官上能够直接接触到的物象感,也不像文学语言一样可以针对现实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人物景物的每一个细致的环节作出详细的表达,还有揭开事物的全部潜在关联。音乐是人类思维所创新同时比较抽象的一个领域,在这个模块当中特意摒弃了详细的现实观察,便于尝试增加和概括而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与自由想象。

认识到音乐的以上特点有利于我们在给诵读作品挑选音乐时,有概念的发扬长处避免劣势,有效地展现出音乐的特点,以免产生部分违背音乐特点和艺术规则的状况。比如,作品所呈现的情绪和音调,单一的使用音乐,很难让音乐和作品的诵读准确的融合在一起。如此一来,配乐无法实现加强语言展现力和作品感染力的艺术成效,反之会有影响,损坏现有的作品想要呈现的情绪和成效。

二、配乐诵读中音乐的作用

(一)提升意境,加深主题

其实不难发现在大部分的给诗歌搭配音乐的材料,一些是没有标题的音乐,一些是主题歌曲,在一定的可能性上,使用和诗歌相同主题的音乐歌曲作为诗歌的背景音乐,因为风格寓意和诵读作品能够高度契合,不单单能够降低修饰感,更好地融情于景,同时在主题描绘和加深,塑造意境与提高上面,具有显著的成效。如若这首背景配乐的曲调众人皆知的话,那么就更加能够对主题的表现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大部分名作的配乐诵读上,往往运用的背景音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余光中的《乡愁》,利用现场的钢琴伴奏,曲子是《月之故乡》。这首曲子的曲调“中速稍慢”的曲调,和乡愁的诵读语言的节奏十分合拍,如此的搭配让诵读和音乐互相对立,将思乡的主题表现的极其生动。

(二)晕染氛围,加强感情的呈现

配乐在整体的配乐诵读作品当中具有一定的晕染氛围和加强感情呈现的作用。陆游在《鹧鹄天》当中就有“情到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这就证明了音乐在抒发感情上还是具备一定的渲染能力的,配乐的合理使用再加上诵读者富有感情的言语表述,能够说得上可是打动人心,直扣心弦。过去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一些海外留学生举办了一个诵读会,有一个演员诵读了一首描绘知青重返分开20多年的北大荒的诗,利用小提琴进行现场的演奏配乐。当舒缓优美的曲调慢慢响起时,就将人们带回了那个久远而又近在眼前的蹉跎年华,诵读者刚开始张嘴台下就一片掌声,很多人还受到音乐的感染潸然泪下。贝多芬过去曾说“音乐其实是源自于男人心中的火焰,源自于女人眼里的泪水。”它可以把凝聚在作品當中,展现在语言当中的浓烈情感,进一步的扩散开来,贯彻进群众的听觉和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三)激发共鸣,诵出意境

从诵读创作的视角来看,精细到符合的音乐伴奏,不单单是给听众提供了听力方面的满足,并且还直接影响到了诵读者,它可以让诵读者在表述言语的方面获得一种感情上的寄托,激发诵读者的热情和创作力。原本很多融入的音乐本身就存在明显的展示成效和形态色彩,这种音乐可以更好地去激发创作人员的外观思维,让诵读者能够得到很宽阔的想象空间。使创作者在头脑当中刻画出诗歌的画面来,就好像那个场景此刻就在众人眼前一样,而自己就是在那一幅画当中,引起共鸣,如此一来再创作出来的那一刻就更加具有渲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配乐在一个具体的配乐诵读演绎过程中具有特别关键的作用,每一个时期的诵读比赛当中,能够得到相对奖项的作品,除去参赛人实质的诵读能力意外,配乐还具有十分关键的占比。配乐和诵读组成了一个详细又完整的艺术成品。

猜你喜欢

诵读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