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秋壶”的艺术创新

2018-07-23钱泽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紫砂陶紫砂壶创新

钱泽君

摘要: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秋季的气温明显下降。随着气温的下降,植物的叶子会渐漸变色、枯萎,最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等待春的到来,这是一个成熟与沉淀并存的季节,紫砂创作也是如此,不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耕耘,哪来秋天的收获。

关键词:紫砂陶;思秋;创作;创新;艺术;紫砂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45-01

在我们传统的千姿百态的紫砂壶造型中,经过历代紫砂老师不断的创新和努力,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年不一年的艰辛创作,使紫砂壶已经累积千变万化的造型,“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是人们对紫砂壶独特的造型艺术的赞叹其透露出来的美感和艺术形象,给人以一种很自然的赏心悦目的感受,成为人们陶冶心灵,激发文化艺术修养的良师益友,启迪着人们高雅的艺术情操。紫砂壶自古就有“饮茶第一器皿”之城,最早在两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代,用紫砂做成的器皿就开始在贵族阶层出现。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紫砂开始制成壶,在之后的五百年间,有很多制作紫砂壶的名家出现,而从古至今的紫砂壶精品也非常多。从时下的市场来看,藏家们对于紫砂壶收藏有着极大的热情,尤其是一些名家名壶更是如此,不论是古代的藏品还是当代的艺术品都具有非常好的收藏价值。

“思秋壶”是对秋的一种寄托,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思秋壶”是在传统的紫砂壶身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与新的装饰手法,使传统的紫砂艺术品有了新的看点,壶身与壶底,采用双层镂空的做法,镂空工艺比较繁复,它是由一个内胆和四面镂空片组成,有时还要顶盖镂空。镂空片的结构比较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断裂,这就需要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不仅小心谨慎,还要注重图案美观。

镂空壶由于四面镂空,然后贴在内胆上,这就需要对紫砂壶壶型有一种严格的要求,大多只能方形结构,而方形结构对做壶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它要求线条挺括,片面平整。镂空壶则更难,而四面相接的镂空片面要天衣无缝,没有痕迹,这就对制作者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许多制壶者因此而却步。

“思秋壶”壶身用泥绘装饰了一幅看似简单却很有意境的山水画,远山近水,松树苍劲有力,作者在山体上用镂空的手法,扣出几个小洞,表达的又是一种韵味,再在壶身用描金的手法描了小金点,这正是“思秋壶”想要表达一种秋的意境,壶底同样用镂空的手法装饰传统吉祥图案,使其收藏价值又得到了提高。

现代的紫砂壶的创新,必须吸取相通或相仿其他艺术品同类的精华,如:玉雕、石刻漆器、青铜器、建筑艺术,甚至一些西方器皿的表现手法,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他人之长,丰富我之创新。在设计紫砂壶器时,必须在形制和装饰上确保紫砂壶的视觉美。先说形制,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传统造型千姿百态,有仿古铜器、仿古陶器、仿自然形、仿实用器形,仿几何图案形等。从制作角度又分为光货、花货、筋囊货。但不管那种造型都必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圆器则珠圆玉润,方器则线条挺括,花货则栩栩如生,筋囊器脉络分明。

再说装饰,光货则以浮雕、半圆雕为装饰;筋囊货则包括葵式、菱式、筋瓢等;陶刻文字则集文学、绘画诸艺术要属于一体,绞泥装饰把不同颜色的泥条柔和在一起,产生一定纹理,使之气韵流动,色彩精妙,成为一种特殊的美的形态。其他有意识的装饰手法,诸如镂雕,堆雕、贴花,泥绘、彩釉、磨光、铺砂等可应器而异,恰当运用,装饰手法变化无穷,但最终是为达到审美的目的。

其次,紫砂的独特制作工艺,确保壶器的触觉美。好的紫砂壶,都要经过艺人“明针”功夫的修饰、括掠、使之光滑莹润,线条挺刮。由于紫砂壶器的实用性,“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方为得趣。”是可供把玩抚摸的。好的砂壶,只要养壶得法,能发黯然之光,经人触摸,更能产生多特的愉悦肌肤的触觉美。

紫砂壶艺术贵在神工巧夺,所“主观情思妙合造化之变”就是这一意思,人的神美形式纷繁多样作都的创作理念多姿多彩,紫砂壶艺只是其中一种,通常认为它是空间的、造型的、诉诸视觉的。“思秋壶”把传统的造型溶入新的理念、新的创作手法,紫砂壶更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猜你喜欢

紫砂陶紫砂壶创新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