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2018-07-23王曲云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8年5期
关键词:师范类幼教师范

王曲云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全面二孩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社会对学前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吸引了各级各类院校加入人才培养大军,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幼教师资缺口。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不再满足于能唱会跳会照顾孩子的技能型教师,而是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幼教师资。因此,当前这种人才培养的功利化与短视化所带来的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幼教师资良莠不齐、专业水平不高、职业素养欠佳成为阻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办好学前教育”,意味着不仅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更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确保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

各级各类中专、高职高专、本科院校是幼教师资的直接来源,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幼教师资队伍质量。当前我省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有17所,高职高专有16所,其余均为中专学校。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多走向高职高专、中专学校教师岗位,真正走进幼儿园一线的比例不高,高职高专与中专院校是幼教师资培养的主体。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培养理念与需求的偏差、质量评价标准单一、规模与质量不平衡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与需求的偏差

近年来,受社会需求影响,我省不少高职与中专学校陆续开办学前教育专业,部分院校甚至以“社会文化艺术”专业为由培养幼儿教师,并逐步占据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半壁江山。从课程开设来看,仅限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技能训练以及幼儿卫生保健,从办学条件来看只有舞蹈房、琴房……幼儿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规定“幼儿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种基于“幼儿园教师就是能唱会跳会照顾孩子的”办学理念将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全然抹煞,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单一性与专业人才培养多样性的冲突

对比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可见,一级指标中除“学风”外,其余六项指标全部一致。在二级与三级指标分解中,除“产学研结合、师资结构中关于双师与兼职教师的规定、实践教学条件、职业能力训练中的实践训练体系、职业能力考核,以及素质教育”五大方面是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而具体规定的新内容之外,其余各项指标相差无几,只是程度上、水平上的差异,对师范类专业的“师范”特殊性考虑不周。如学前教育专业对照“双师”规定,无论从逻辑意义还是现实常理来说都很牵强。2015年安徽省首次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采用“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符合度、四大职能对办学定位支撑度、主要教学环节之间吻合度、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保障度、利益相关方对教学质量满意度”——“5个度”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引导高职高专院校特色办学、个性化发展,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意义重大。但评估范围仍旧覆盖高职高专所有层次,评估对象为学校整体办学,未触及某一具体专业,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繁多”,而每项技能需要掌握何种程度算是“够用”?没有统一标准,同时用人单位面试过程中“技能导向”与幼儿教师核心素养要求也存在着冲突。因此,评估标准的单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之间的矛盾,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三)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规模与质量冲突

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开始步入黄金发展期。《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有了政策支持,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开始有所扩大,同时一批幼儿师范学校在原有办学基础上升格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生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生(图1)。截至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已有31所,其中有5所是2010年之前批准建立的,其余26所全部建立于2011年之后。特别是2016年新设立的6所师范专科学校,其中5所都是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剩下一所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建校基础中也包含长春幼儿师范学校。

在特定形势下仓促上马,某种程度上缺乏对学前师范教育规律的探索,对反映相应教育规律的教育资源准备不够充分,对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再加上转型期面临的共性问题,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但就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扩招的程度及速度来看,规模与质量之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冲突在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困扰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因此,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迫在眉睫。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质量是全民教育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17年10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分三级分别明确了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基本要求以及教学质量合格与卓越的具体标准。第一级定位于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包括15个专业办学核心數据监测指标,旨在促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基本建设。第二级定位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以定性指标为主,旨在引导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保证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第三级定位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旨在以评促强、追求卓越,打造一流质量标杆。其中,第二、三级认证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等4个方面凝炼教师核心能力素质,指标体系由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等8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构成,引导教师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师范毕业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办法》的出台,意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是从源头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既是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也是引领专业办学的风向标。因此,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背景下,探索实施《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S].2017.

[2]卢新伟.关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探析——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2017(2).

[3]侯素雯,张世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4]王雨露.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价值分析与体系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3).

猜你喜欢

师范类幼教师范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浅析师范类高校化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