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的文化意识分析

2018-07-19董向芸张劲柏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群体意识

董向芸 张劲柏

制度的文化意识是在一定社会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能够反映制度运行的客观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度通过主流的意识来表达其目标,通过达成一致来行动,从而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文化,并将文化形成秩序规范,以说明和阐释文化。

文化与制度的关联十分紧密,有的时候可以形容为相互之间的代替表达。可以这样来描述,文化的流传体现了现在的制度规则,而被现实执行的制度又恰恰加固了某一种文化理念或者改变了某种文化理念,但它最终的顺利运行或者传承都体现为其所引导的文化理性和价值选择。

一、制度意识的界定与要素

美国新制度学派学者诺斯对于制度的阐释中,将文化意识作为制度形态的一部分,认为这种“对成本与收益的个人主义计较肯定将使欺诈、逃避义务、偷窃、袭击和暗杀到处泛滥”,并由此造成“无效率产权”。此后许多学者在研究制度的时候也提出,就如行为实体那样,制度意识指的是制度践行过程中的一种主观意志性,表现为制度在客观规范系统之上的偏好选择,且在制度实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制度学派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在制度产生和变迁的过程当中,意识形态能给予制度非常强有力的支持。在成本和收益的评测方面,“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马克思则早就将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以阶级为基础进行了宏观描述,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中是这样界定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

参照上述有关意识的形态阐释,制度意识事实上有着这样几个关键的要素,它本身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是一种在一定社会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能够反映制度运行的客观环境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这种思想观念不是个体或某一群体的思想观念,已经扩展成为制度所有受众以及社会集团的思想意志,代表了某一个阶级或者某个社会集团的价值认识。在此,制度意识不仅限于纯粹的一种理论指向形态,且有着非常强烈的实践改造能力。它所代表的阶级或者群团,会为了价值判断所指引的目标诉求而采取行动来实现意识表达。

二、制度的意识体现

制度也通过成员群体的意识综合来表达其自己的偏好,进而通过这样几个方面来体现自我意识:

其一,制度通过主流意识来表达其局部或是部分的目标追求,一般意义上,个人通过认识自我的意识形成来界定自己的自我存在,同时,意识形态也通过群体合意的形式宣称群体的存在。这种观念的系统性使得制度通过群体辨识制度意识范围的所有个人,并通过价值观的形塑赋予之群体身份。这种界定,不仅使个体接受了制度的意识灌输,而且使个体在形成一定群体当中主体范畴意识的同时,形成了自己对这个意识的自觉维护行为。这样的制度意识事实上是,意识形态通过相应的制度,而对其主体自身的一种塑造。从受众来看,能够接受制度的意识表达的个体往往并不会感觉到已接纳的意识会对自己形成强制,信任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把一些自我能够体现道德精神、动力精神和想象,综合形成为精神动力,并依据此继续巩固相应的制度價值追求。这时,基于意识对于行为引导当中所体现的这种重要作用,意识形态的形成就成为行为主体与环境能够达到一致的一种节约成本的有效工具,通过集体化和成系统的世界观,构成关于是非善恶美丑的若干价值的判断,由此,意识形态本身就已经可以形成为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通过给人们提供相应的文化价值一致性,约束人们的行为决策,使之相对于群体行为而言更为经济。个人的行为受到这些主流的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协调,就会显得容易获得群体的一致赞同。

其二,制度的意识表达能够修正个人的行为,减少或者克服在集体行动当中可能会出现的搭便车行为,及其机会主义的意识偏向。制度的意识表达,在社会普遍意义上已经不限于是对人们一致性的要求,而是要建立交往的信任系统,以减少区域内各方的交易成本。由于制度意识的方式所表达的修正方式极为宽泛,不仅指对于违反制度规范所受到的惩罚,还包括一些社会越轨行为或者相应的社会另类行为所受到得群体谴责和集体压力。制度意识的表达有效地抑制了各行其是,加强一致性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成员对于本群体的忠诚度,以及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等标准的效用评价,也可以有效地在社会中减少个人的越轨和侵害行为,进而适应的制度在构造相应的信任系统、减少交易成本等方面,不断产生的更为强烈的要求。制度在意识表达的时候,能够集结起所有意识的统一表达,是其空间形成、空间嵌入以及空间稳固的重要基础。

其三,制度意识的表达还具有动员和激励的功能。制度意识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群体或者个人对于制度的信心以及支持热度。就这一点而言,制度的价值及其意义在于追求一个被勾勒的愿景,而要达到这个愿景,则需要每个人包括群体的一致性努力,因此制度需要相应的激励性来对其行为进行不断的刺激。从实践经验来看,制度所形成的这些目标,或者说制度本身在这个空间中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它必须能够有一个较为科学和合理的,对目标勾勒和对于世界解释的体系。以实施过程来说,制度系统的所有层面,包括内容与程序,都必须以这个合理性的目标为核心,每一步安排能够对群体作出合理性的解释。这些合理性包括:一是科学性,对所属系统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合理解释。二是全局性,对一个合理构造的世界达成共识、认可并接受相应的践行性目标划分。三是包容性,有利于多方间相互合作以及在某一领域当中的共存与发展。四是灵活性,保持运行当中的灵活及其与地域情况的相符。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群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医联紧密时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信息化是思想观念的革命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