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的预防教育

2018-07-19李亚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突发事件群体

李亚

预防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要求高校更新观念,“居安思危”,树立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变“用猛药”为“打预防”,具备“超前工作”的理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预防群体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减少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建设更健康、更美好、更和谐的校园和社会。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将其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各种价值观念确立的关键时期,西方国家以“人权”“个性”“民主”“自由”为幌子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渗透,甚至试图进行“和平演变”,利用台独等话题进行反华活动,激发了大学生以极端的方式表达政治愿望和爱国热情,极易爆发群體突发事件。高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思想、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共同理想的培养,深化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认识,引导学生理性爱国、爱校,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法制观教育

法制观就是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观念认识,使人们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意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向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能较好地实现对大学生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大学生学法、懂法是预防群体突发事件的前提。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较强,但是他们法律知识比较欠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部分学生不懂得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致出现偏激冲动行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不仅要普及法律知识,而且要着重培养大学生依照法律办事的行为习惯,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法律只是知之甚少,在碰到问题时很容易迷茫,难以辨别是非真伪,导致盲从、偏激和情绪化,甚至冲动地使用暴力等非法手段解决问题,造成了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这种不理智的行为最终让自己深陷违纪的泥潭,更甚者还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大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就是要用法律、法规、法则规范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明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网络观教育

互联网是个新事物,其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匿名性等特性,对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信息化时代发生的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几乎所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爆发都与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较少,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对网络中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大学生们无法考证其来源,于是出现了对信息的盲从及过度反应,这些因素也催化了当前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网络暴力是非常可怕的,有人甚至用“杀人不见血”来形容。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在重视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感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进行理想人格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QQ、论坛、博客、BBS等网络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促使他们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及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求知欲强,因缺少社会历练,整体上心理还不够成熟。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顺境中他们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光芒四射,逆境中部分学生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尤其需求得不到解决时,情绪低落,若此时受到外界的刺激,再加上从众心理的驱动,他们难以理性地思考问题,易采取极端的方式表达意愿。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老师和心理健康课都比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流于形式,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失衡的时候难以尽早地进行心理干预。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都应该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定期参加有关培训,学生心理一旦有异常,能敏锐地察觉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

五、道德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国家为荣,拥有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然而由于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环境多元化,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全球化思想冲撞、文化融合的影响,变得复杂多样,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比如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较弱、盲目追求自由、信用方面出现状况等。另外,有些高校道德教育局限于课本之中,与社会生活脱节,这就要求高校不应把任务都交给思想道德修养课,而应结合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多学科共同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把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突发事件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