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

2018-07-19葛俊芳

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邻座读研荧幕

葛俊芳

总有这样一种想法:有一类电影只适合一个人静静地观赏,当且仅当一个人独自观看时,它才会释放出自身饱含的所有能量;同时也只有当一个人凝视着荧幕的时候,他才能真正地沉浸其中,从而尽可能多地收获和解读电影所要传递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与电影形成交流和共鸣。

我记得多年前读研时,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住在一个单元的四个女生围坐在一起看一部外国电影,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嬉笑着,间或交流一下,以致我对那部电影没有什么强烈的感受。而时隔不久,当我一个人重新观看完时,胸口憋闷,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此后的好几天,都不能从那种压抑、绝望中缓过神来。

而如今我又有一種更加强烈的感觉:现在,适合一个人看的电影似乎越来越少了。几乎所有的电影都在追求更多的票房、话题性和上座率,似乎观看的人越多,就等同于给这部电影的品质点赞。这种逻辑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如果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一部电影如果没有观众的积极参与,诸如一定的敬慕、相对的娱乐和个人的阐释,那么这部电影是不可思议的,至少它是不完整的。而事实上,涌进电影院的那些人,有多少人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参与了电影意义的诠释与延伸,其实是值得疑问的。

此外,虽然电影院的硬件越来越好,可是即便是微弱的手机铃声,低调的交头接耳,再加上某个孩子冷不丁冒出的尖叫,瞬间都会打断一个人与剧情和人物的视觉交流,把他从一个人的世界里拽拉出来。所以,说到底电影院更适合匿名的群体狂欢,不适合一个人静观。想象一下,当你在电影院触景生情暗自啜泣时,邻座投来那莫名惊诧的眼神。想象一下,当电影字幕升起,而你还想在刚才的氛围里停留一会,可是刺眼的散场灯就那么犀利地亮起,清洁人员已经迫不及待地扫到你的脚下了,你也只能迅速调整情绪,仓皇地跳回到现实场景里来。

岁月渐深,才更加懂得,即使我们身处家庭、学校、社会等网络之内,时时事事都被缠缚其中,但有些电影一个人看时才会容易动情,有些歌一个人听时才会特别动人,有些小说一个人看时更加精彩,而有些路也只有一个人走时才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原来,有时候,往往当一个人时,我们才真正地爱着,活着。

猜你喜欢

邻座读研荧幕
就学类型如何影响读研计划?
——九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
大学生读研择校外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调查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母子俩的对话等
荧幕魔怪传奇
2009年最值得期待的五部电影
读研值不值,是一个早就应问的问题
多吃多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