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Q书屋,香溢岛城

2018-07-19

中学时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山公园带回家青岛市

曾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很简单,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所拥有的快乐给予别人,从而传递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享。青岛市的徐彤羽、单炜宁、矫昀潼、王博正四位中学生,用自己的突发奇想,建造共享书屋,诠释了分享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真正含义。

2017年10月5日上午,在青岛中山公园、八大关的几处人流熙熙攘攘的景点,多了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房子,走近看,里面还整齐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书,这引来了不少市民的驻足观看。“青岛也有共享书屋了。”“我带两本书回家,下次从家里带两本再放进来。”在现场,几名游客说道。

自己动手设计,打造“小Q书屋”

来自青岛市第二十六中学的徐彤羽、单炜宁,青岛市第七中学的矫昀潼和青岛市实验初中的王博正4位同学是共享小书屋的发起人。谈起这次共享书屋的灵感来源,正在读初一的王博正说道:“在暑假搬家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看过的书,都被妈妈打包放进了储藏间,我自己琢磨着,这样很可惜,这些书都很好看,不应该就这样束之高阁,而是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于是,他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商量,想让更多的人读到不同风格的书籍,知道更多有趣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制作小书屋、把各自闲置的书放进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创意,这样就可以让闲置的书得到更好的利用,一举两得。

在有了制作小书屋的想法之后,给小书屋起名便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想在名字中体现青岛这座城市的特色,又想体现读书给人带来的别样感受,经过激烈讨论、归纳总结,他们给小书屋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小Q书屋”,一是因为“Q”是青岛的“青”字的首字母,二是取了三个“Q”打头的英文单词,用来传播自己的阅读理念quiet(安静)、quick(快速)、quality(品质),“小Q书屋”短短的几个字,里面却蕴含着更深层的理念和四位同学的智慧。

“为了突出青岛特色,我们想用青岛几处代表性的景点作为出发点,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了这个公主楼造型的小Q书屋,刚摆到这里,它就成了小网红了。”单炜宁说,从前期的画图纸,到木工手工制作,再到涂刷防水漆、组装搭建,小伙伴们都全程参与,大家相互协助,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人文青岛,令人喜爱

四名同学齐动手,这些“小Q书屋”很快就一一亮相了。他们一共在中山公园樱花大道以及八大关公主楼附近摆放了5处“小Q书屋”,书屋有邮箱大小,玻璃门用小栓子扣上,但并没有上锁,为的就是取书的人方便取书,放书的人也容易放入,每一个书屋内能放置二三十本书,供游客和市民随意取阅,甚至可以带回家。小志愿者们希望将书带回家的读者,下次可以再带回一本书以作交换,“带走一本,留下一本”,共同分享阅读,实现图书的流通,让更多的人读到不同的书籍,这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很快,“小Q书屋”迎来了第一批图书和首批读者。“小志愿者很细心地用小卡片做了书籍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萧红和萧军也在青岛生活过。我们是慕名青岛红瓦绿树的美景而来,现在看来,更喜欢上了这里的人文。”来自西安的游客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实现了旧书的循环利用,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带着孙子来中山公园游玩的王大爷说,当你将你所拥有的快乐分一点给你身边的人,共同分享,共同品味,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他细心地为小孙子挑了一本《声律启蒙》带回家,临走时说:“我下个星期也给你们带几本书过来。”

专家解读:共享方式考验素质

共享单车、雨伞、充电宝、马扎、健身房……似乎所有具备闲置资源属性的物品都与“共享”有了联系。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实实在在地把“共享单车”变成了“我的单车”,一时间考验大家文明素质的话题层出不穷,那么由这四位中学生自建的“小Q书屋”是否也会面临考验?

青岛大学孟教授长期关注公益领域的发展,他对“共享书屋”的设想给予个人肯定,“流动图书在很多国家都有,喜欢阅读的人会不约而同与他人分享。前段时间英国还推广了在地铁分享书籍的活动。”

孟教授说,共享图书在实施中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共享单车不一样,共享单车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共享书屋重点不在书,而是在于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另外,对于共享产品,社会对于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需要一个清晰明确的规范和处理传统,例如共享单车,会被轻易损坏,书籍这种便于流通的物件更容易受到损坏。虽然如此,但总有人在不停地坚持,总有热爱的人去做这样的事情,才能助力书香溢岛城。

猜你喜欢

中山公园带回家青岛市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虎虎大睡”把非遗带回家
秋叶童画
青岛中山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评价与分析
中外近代城市公园发展研究
武汉市中山公园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研究
中山公园
女神竟然都嫁人了!求把哥带回家
把星星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