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子:心中永远放不下那个文学梦

2018-07-18樊绍烈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子殿堂投稿

樊绍烈

每个少年的心里都藏着一个梦想

安子本名薛宁,1977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父母是大学老师。安子从小在校园里长大,单纯而恬静。由于出生时早产,安子小时候身体非常不好,时常去医院看病。由于打小就有哮喘病,一跑步就气喘,所以安子常常被同学们叫作“小脚老太太”。

也许真的是“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打开一扇窗”,正因为有哮喘病,所以安子比别的孩子要安静很多。安子从小就喜欢看书,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父母喊她出去玩,她都不肯。除了学校里订阅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安子最喜欢的就是父亲每月为她购买的《童话大王》和《故事大王》。直到现在,安子的母亲还保留着当年安子读过的《小学生优秀作文》,书都几乎被她翻烂了。

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安子每次都会写观后感。这为她日后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安子痴迷起了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等“大块头”她都一一翻看过。她还曾在《新华字典》的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三个字:吴承恩!写字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在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她豪迈地想:不管未来如何,哪怕穷困潦倒,哪怕漂泊一生,也要写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这样才不枉来人世一遭。

母亲很支持安子,经常从图书馆借一些书给她读,于是安子记住了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记住了他笔下的保尔·柯察金;记住了《增广贤文》里的“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髅;美艳红妆,尽是杀人利刃”。

要想“吃肉”,就要先学会“挨打”

在父亲的鼓励下,安子从小学时开始尝试投稿。学生时代,她卧室的窗台上总会放着一沓信封和邮票,安子的父亲用这样的方式呵护着女儿的爱好。安子的梦想就在一封封的投稿信里燃烧了起来。从《小学生优秀作文》到《新乡日报》,再到《新乡广播电视报》,安子的投稿从未间断过,即使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终于有一天,安子的一篇作文在《新乡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了,那是她人生的处女作,她兴奋了好一阵子。

接下来,还是一次次地石沉大海,不过安子从未放弃、从未沮丧过,因为她知道,路很长,不必着急。她还想方设法给投稿的杂志社、报社的编辑打电话,询问稿件的问题所在,请编辑给予指点。

后来,安子开始参加各种全国征文大赛。那时候,安子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房子还是租的,加上安子常常生病,家里的负担也不算轻。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安子曾为40元的参赛费发愁,可她实在太想参加了,就向同学借钱,但没有借到,她砸破自己的小存钱罐,东拼西凑,才凑了不到20元钱。最后,她还是苦巴巴地向父母开了口。至今,她都感谢父母的支持。

中学期间,安子几乎每年都参加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直到她拿到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的金奖!那一年,一共有9名同学获得金奖,他们被深圳的一家出版社邀请到深圳免费旅游一周。那是安子第一次一个人坐那么久的火车,虽然上车时有母亲相送,下车时有出版社的老师接站,但安子还是战战兢兢。然而,就是那次为期一周的旅行,让安子开阔了眼界,也坚定了她追逐文学梦想的信心。

成年后,在很多次新书发布会上都会有读者问安子,文学道路该怎么走,安子每次都会告诉那些热爱文学的青年朋友:“要想‘吃肉,先要学会‘挨打。正是无数封投稿信,垫起了我脚下的砖头,让我能够攀上文学殿堂的围墙,踮脚向里张望;正是一封封退稿信和无数个求教的电话,让我能够有勇气爬过文学殿堂的围墙,跳进去,小心翼翼地去做一名文学殿堂里的小学生。”

从央视记者到知名作家的独行之旅

有意思的是,安子大学四年学的竟然不是文学类专业,而是國际贸易,安子当时报考这个专业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她觉得这个专业不用死记硬背。直到高考前,安子还问了一个让物理老师抓狂不已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短路,什么是断路”,但是安子还是考上了大学。

关于高考还有个趣事,当时高考成绩下来的时候,安子得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她的语文考了满分,她欣喜若狂。后来,她才弄明白,她并不是语文考了满分,而是作文考了满分。

大学毕业后第一年,安子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她先后做过《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记者,中央电视台记者,26岁的时候,安子的第一本书出版了。最终,她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全国诸多知名报刊上都发表过安子的文章,她在写作上义无反顾,为了生活拼尽全力。

后来,她出版了许多书,从《民国无间道》到《转角遇见幸福》,从《爱情心理么么哒》到《愿有人与你相约盛开》,她举办了一次又一次的新书发布会,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采访,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品味书香》栏目的周五嘉宾,每周五出现在电波里,为全国的文学爱好者解读经典作品。

这一路上,安子是孤独的。初到北京的时候,安子被西客站穿绿色军大衣的阿姨拉到翠微大厦旁边的小胡同里的破旧宾馆住了两天。她攥着北京地图,默念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到西二环跑了两天,终于在长安街旁边老胡同里土坯地面的四合院单间和月坛北街幽静的老四层楼的单间之间做出了选择。于是,她花70元钱打车去永定门车站取了托运来的心爱的电脑,住进了《中国青年》杂志社附近的月坛北街。

后来,安子在中央电视台做记者的时候,有一个保险公司的副总觉得她口才好,要拉她去做保险。那位副总每周给安子打一个电话,持续打了半年多,从没有间断过,安子当时差点动摇了。她打电话问父母:“我要不要试试兼职做保险?”安子的父亲当时就说了一句话:“好好写你的东西吧,一件事做好就行了。”

再后来,北京的房子开始涨价的时候,有一个房企的老板邀请安子去做他们的媒体总监,那个时候一个售楼小姐两年就能赚一套房子。安子又给父母打电话:“我换个赚钱多的行业吧?”安子的父亲还是那句话:“好好写你的东西吧,一件事做好就行了。”

这些年,安子也被很多人嘲笑过、不屑过,然而无论如何,安子最终守得花开——2018年的北京图书博览会上,安子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间里,为大家解读自己的新书《愿有人与你相约盛开》。

孤独也罢,奇迹也罢,安子就像一头老黄牛,一直低着头,拼命向前跑。一路上,她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朋友们的帮助,甚至感谢那些曾经笑过她的人。2018年的下半年,她的悬疑小说《白夜救赎》将隆重出版。

安子会一直写下去,在文学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从攀在文学殿堂的围墙外踮脚张望,到走上文学殿堂的领奖台,让我们拭目以待,且待黄河儿女安子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安子殿堂投稿
诚挚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叩访尘封的殿堂
“上海1934”闪耀首尔艺术殿堂
这些大要案为何摆上了议决国是的殿堂
花开如梦
花开如梦
欢迎投稿
Barovier&Toso灯饰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