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名吃“头脑”

2018-07-18刘凯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傅山头脑黄酒

刘凯

太原是一座有着4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灿烂的饮食文化,“头脑”是太原的一种传统小吃,也是一种独特的美食,为汤菜,即一碗面汤里,有羊肉、莲藕等。

“头脑”又名“八珍汤”,由黄芪、良姜、羊肉、煨面、羊尾油、黄酒、莲藕、长山药等食材配制而成。“头脑”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羊肉选的是羊腰窝肉,易于煮烂且不腥膻;黄芪选的是优良的正北芪。制作“头脑”,首先将羊肉切成小块,大火煮沸,加入花椒、黄芪、良姜等后,改用小火煮,煮熟后捞出;将酒糟汁倒入锅中煮沸,加黄酒、煨面,煮成面汤,待用。再把羊肉块、熟的长山药、莲藕片放入碗里,加羊尾油,浇上面汤即成。此种方法做出来的“头脑”,酒香、药香、肉香混在一起,一股脑儿地钻进鼻孔;面汤色白,浓黏,喝到嘴里,感觉甜、绵、香、热。

不但“头脑”制作精细,而且其佐食也很讲究,它们分别是:一壶黄酒,二两烧卖,三个“帽盒”,一小碟腌韭菜。

热气腾腾、香味浓郁的“头脑”做好后,端一碗上来,吃的时候,一小碟腌韭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用的是霜降前的韭菜,切段,盐腌两日。太原人认为,吃“头脑”时,只有配上腌韭菜,“头脑”那种鲜香的味道才能出來,不然会有点腥膻、甜腻的味道。在太原人看来,腌韭菜是“头脑”的“引子”,缺了它,“头脑”吃起来味道就不那么好。

“帽盒”是太原的传统面点之一,它是一种烤制的面饼,短圆柱形,中空。“帽盒”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在面粉中加入椒盐、水和成面团,然后分成若干个小面团,分别捏成两片空壳,合在一起,入炉烤制而成,因形似帽盒而得此名。吃“头脑”时,把“帽盒”掰成小块,泡在“头脑”里,小块“帽盒”筋道耐嚼,越嚼越香,别有风味。

吃“头脑”时,喝几口温热的黄酒,增添了几分趣味,令人兴奋、舒服,用太原人的话说:神清气爽,全身舒服,真似神仙般逍遥,怎一个“爽”字了得!

千百年来,太原人之所以一直喜欢吃“头脑”,不仅是因为它味美、营养丰富,还因为它是一代名医的发明,有明显的保健功效。

相传,“头脑”的发明者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明朝灭亡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故里,侍养老母。其母年老多病,傅山便以其渊博的医学知识,选用黄芪、良姜、羊肉、煨面、黄酒、莲藕、羊尾油、长山药等八种食材,研制出了“八珍汤”供母食用,使其母得以延年益寿。后来,傅山将“八珍汤”传到一家饭馆,以“清和元”挂牌,“八珍汤”易名为“头脑”。每当傅山给病人治病时,会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意思是,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或许这其中蕴藏了傅山反对元朝、清朝统治者的思想。

作为太原名吃之首的“头脑”,其保健功效不可小觑:羊肉益气补虚,莲藕清热化痰,长山药补脾除湿,黄芪补气健肺,良姜温脾祛寒……一种地方名吃,不但味道鲜美,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怪不得太原人都爱吃。

猜你喜欢

傅山头脑黄酒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黄酒为引更助药力
IC厌氧反应器+A/O工艺在黄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