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帕金森病

2018-07-18崔月梅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退行性步态屈曲

崔月梅

提起帕金森病,有些人感到有点陌生,其实,此病并不罕见,我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每1000人中就有17人患此病。目前,全球估计有帕金森病患者500万,中国占将近一半。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由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造成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50~70岁的人群是高发人群,帕金森病对患者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接触有毒物质(如杀虫剂、除草剂等)、遗传、神经系统老化等,都会导致帕金森病。

现在,很多人对帕金森病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帕金森病的症状仅仅是上肢震颤。其实,帕金森病还有其他很多症状,如果患者能够正确认识、早期识别并及时就医,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那么,帕金森病都有哪些症状呢?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

一、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始于一侧上肢震颤,然后同侧下肢震颤,逐渐发展至对侧上肢、下肢震颤,随意运动时震颤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震颤加重,入睡后消失。

2.肌强直。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患者会出现特殊的屈曲姿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及膝关节略微弯曲。

3.运动迟缓。在帕金森病早期,当患者的手指做精细动作,如解纽扣、系鞋带等时,动作非常缓慢,逐渐发展为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大,导致起床、翻身困难。可见表情呆板,双眼凝视,瞬目减少,酷似“面具脸”。口、咽、腭肌运动缓慢,语速变慢,声音变低,写字时,字越写越小,呈现“小字征”。

4.姿势障碍。在帕金森病早期,患者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不摆臂,下肢拖曳。随着病情的发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开始走路或转弯时步态障碍特别明显,坐位、卧位起立时困难。有时行走时全身僵住,不能动弹,这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用极小的步伐,且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这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二、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有:嗅觉减退、肢体麻木和疼痛、抑郁、焦虑、痴呆、睡眠障碍、流涎、多汗、便秘、溢脂性皮炎等,也会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

令人遗憾的是,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一样,帕金森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良方,但通过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有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一定要尽快到神经内科就医,因为及时就医虽不能治愈此病,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理疗和运动疗法,目的是通過对患者进行按摩,让其做面部表情操、活动关节、做一些平衡动作,刺激患者分泌多巴胺。

对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综合治疗是现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心理治疗等。

猜你喜欢

退行性步态屈曲
步态异常,老年人应警惕这些疾病
压电薄膜连接器脱离屈曲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便宜假肢能模仿正常步态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