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助力广西精准扶贫

2018-07-16粟增富

读天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广西大数据

摘 要:广西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扶贫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也出现了违法违纪、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以至于出现了该扶的对象没得到帮助,不该扶的对象却占用扶贫资源等乱象。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全面发展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控和科学考核提供了技术保证。但要实现精准扶贫,需要构建各级扶贫数据平台、实现各种数据平台互通共享。

关键词:大数据;广西;精准扶贫

集“老、少、边、山、库”于一身的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虽然“十二五”期间,广西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区贫困人口从2010年末的1012万人减少到2015年末的452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0.5%。但由于历史因素、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等复杂原因,目前广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未全面改善。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提高扶贫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 扶贫未动,数据先行,利用大数据“识真贫”

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扶贫对象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提高定位扶贫对象的瞄准效率,精准定位,一步到位。广西从2015年10月起,抽调25万名干部深入细致开展新一轮精准识别行动,精准识别采集到了海量的各类贫困信息。然而,由于贫困具有多维度、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究竟谁是贫困户,辨识起来难度很大、费时费力。而通过构建大数据扶贫系统和服务平台,应用大数据技术,让分散在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碎片化信息联通共享,实施数据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估,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失误,把贫困人口有效精准的筛选出来。

二、 运用大数据作动态监测,致力于“扶真贫”

一方面,对扶贫对象基本信息与房产、财政供养人员、公积金缴纳、企业工商登记、个人所得税缴纳、车辆登记、社会保险缴纳等数据进行关联比对,筛选出扶贫对象名下有房产、扶贫对象是财政供养人员、扶贫对象缴纳公积金、扶贫对象开企业、扶贫对象有纳税记录、扶贫对象名下有房地产、扶贫对象缴纳社保等,随时掌握扶贫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的落实、扶贫项目的安排、扶贫资金的使用、脱贫成效的精准度、后续保障和配套措施的跟進等情况,需要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研判,找准扶贫的主体、重点和关键,确保扶贫项目科学合理、精准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 运用大数据分析,确保“真扶贫”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致贫原因、帮扶情况、脱贫进度等做到精准把握。一方面通过掌握扶贫项目的效益情况,及时调整政策,避免项目绩效过低和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每个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是谁、做了哪些工作、工作到位与否、任务落实如何,实现脱贫过程可视化、数字化和动态化管理。同时,依托大数据管理,还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服务,有利于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保脱贫实效。

四、 打通数据壁垒,整合各个数据平台,打造“扶贫云”数据库

广西构建了“五个平台”,即:广西扶贫大数据平台,区市县三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贫困乡镇、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以及社会扶贫对接平台等五个平台,并实行无缝对接,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在一些成熟行业也构建系统内的扶贫数据平台,如:广西金融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已经加载了广西452万贫困人口、88万脱贫人口、765家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175家扶贫龙头企业、54个贫困县、5000个贫困村、200个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等信息。平台可根据业务实际需要任意组合指标生成报表,分区域、分机构、分行业动态展示金融扶贫进展信息,及时满足广西辖内金融精准扶贫信息对接共享需求。如能将各类大数据平台与扶贫机构网络互通对接,将更能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五、 利用大数据提高“产、销”两端的精准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电商平台对接市场,发布供求信息,拓宽农产品订单渠道和农资采购渠道,提高农业合作效率,使贫困农民从根本上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如何卖”的问题,减少三农产品买卖“剪刀差”,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盲目生产,形成稳定的生产模式,解决多年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增产不增收问题,实现长久增收与脱贫。

六、 大数据分析有利于加强扶贫审计,杜绝扶贫腐败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扶贫资金流向、防止扶贫领域腐败,揭露和查处扶贫责任不落实、机制不完善、方法不恰当,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不断完善和发挥实效。广西查处了三个县级扶贫办主任在推进脱贫攻坚战中不作为乱作为、雁过拔毛捞好处、优亲厚友谋私利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对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起到极大的警示作用。

七、 大数据有助于提高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估与考核

通过大数据扶贫监测平台建设,倒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全面落实,为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提供科学决策支撑。通过分析对比脱贫前后的数据,更加直观地显示脱贫攻坚成效。通过脱贫攻坚成效对比图,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各项帮扶措施是否达到预期的减贫效果,找出偏差,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稳定脱贫。同时,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对脱贫人口可能存在的返贫风险进行评估监测,实现返贫自动预警,提前防范返贫。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社会监督平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主监督,使扶贫工作在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运行,确保扶贫项目的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精准扶贫何以精准?——广西脱贫攻坚推进情况调研报告.http:∥www.china-reform.org/?content_689.html.

[2]http:∥gx.people.com.cn/GB/374746/374761/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扶贫大数据.

作者简介:

粟增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广西大数据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