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接言语在社交会话中应用的目的分析

2018-07-16陈飞飞

读天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目的

摘 要:间接言语行为在人们的日常社交活动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避免使用尖锐的话语和不礼貌,常常选择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此外,恰当地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还能达到一种讽刺幽默的效果等。本文试图以一些社交会话为研究对象,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例证法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些典型例子的分析,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行为,从而实现不同的会话目的。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些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从而促成交际的成功。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目的;社交会话

一、 引言

间接言语行为作为一种即普遍又特殊的一种语言现象,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社交会话中。由于它可以实现不同的社交目标,因此,在人们的社交会话中,它被人广泛接受。通过分析人们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的目的,可以让人们在日常会话中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会话意图。成功的交谈取决于人们对带有特殊意义的词语或者话语会话的理解,也就是说,一旦人们理解说话者的间接话语,就能实现成功的会话交流。

二、 理论基础

1955年,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系列讲座中首先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此后,美国哲学家塞尔继承并发展了这个理论,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简言之,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间接地实施另外一种言外行为。塞尔将间接言语行为涉及的两个言外行为分别称之为首要言外行为和次要言外行为。首要言外行为指的是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也即是暗含之意;次要言语行为指的是说话人为了实现谈话目的所使用的手段、策略,也即是字面之意。

三、 间接言语行为的目的性分析

(一) 显示礼貌的目的

孔子的弟子问:“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

孔子回答道:“鸟,吾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

兽,吾知它能走。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

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

在这则对话中,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弟子的问题,而是用龙来间接指代老子。以此,用一种礼貌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子的高度评价。对话中的首要言外行为是孔子想用礼貌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子的高度评价,次要言外行为是用龙来指代老子。基于他们共同的文化背景,他的弟子能够立刻理解孔子的意思。

(二) 避免一些敏感和尖锐话语的目的

毛主席对斯特朗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

在这则会话中,毛主席没有用一些敏感的和尖锐的话语,而是间接表达他的暗含意思。这句话中,毛泽东用了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使得斯特朗能够更易接受,这也是一种好的方式在他们之间去维系他们之间的友谊。在这句话中,毛主席想要描述美国原子弹的现状是首要言外行为,他用纸老虎来指代美国的原子弹是次要言外行为。斯特朗基于二人共同的语言背景信息,完全可以理解毛主席的意思。

(三) 表达强烈感情的目的

郭沁说:“我觉得《中国新歌声》这个舞台给人一种充满未知、很梦幻的感觉,就像紫色一样。”

陈奕迅说:“我是最喜欢紫色的,你知道吗?”

那英说:“我也喜欢紫色。”

从这则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间接言语行为还可以表达一种对某人或者某物强烈的感情,两位导师并没有直接表达他们对郭沁的喜爱之情,而是用间接的方式让郭沁选择他们。因此,两位导师想让郭沁选择他们是首要言外行为,而两位导师说话的内容和方式是次要言外行为。

(四) 表达幽默和讽刺效果的目的

李咏说:“阿姨,退休工作还习惯吗?”

蔡明说:“我让你脸短点儿你习惯吗?”

在这则春晚小品中,蔡明没有直接回答李咏的问题,而是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意思是如果讓你的脸短一点,你都会感觉不习惯,那同样地,我退休也不习惯?这样说话的目的是蔡明想用一种更加礼貌和委婉的方式来达到幽默、讽刺李咏脸的效果,更是为了表达她对退休生活的不习惯,而这也是这则会话的首要言外行为,利用让李咏的脸变短一点,他会不习惯是这则对话的次要言外行为。通过这样的说话方式,她不仅可以用一种礼貌和避免尴尬的方式传达她想表达的内容,同时又创造了一种幽默的氛围。

四、 结语

间接言语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交会话中,它能够使说话者和听话者都受益匪浅。在这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典型社交会话例子中,人们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去表达礼貌、避免使用一些敏感和尖锐的话语、表达强烈感情以及制造讽刺幽默效果的目的,这些例子要么来自日常社交会话要么来自电视节目来作为研究语料。可能人们还会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去表达其他目的,这需要在后来的研究中得以实现。间接言语行为能够使说话者和听话者感到舒服和满意,避免尴尬、晦涩。因此,研究间接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情景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可以使人们更加理解说话人的真实目的和在听话者与说话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友谊。

参考文献:

[1]Yule. G. Pragma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王晓萍.间接言语行为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9第8卷(6).

[5]薛壮.语用与认知视角下的间接言语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6]张一宁,段翠霞.新编语用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7]张云蕾.《唐顿庄园》中间接言语行为的礼貌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陈飞飞,吉林省长春市,长春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目的
初中生物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普通高校舞蹈学基础钢琴教学现状与目的研究
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探析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及其施工处理
明辨动机和效果,解构当政者的权力博弈及政策取向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外语测试的作用和目的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