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018-07-16张立英

读天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高中地理培养

摘 要:对于高中地理学习而言,地图是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最佳途径之一,正确的认知与掌握地图,能够科学合理地绘制相关图表,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地理学习的基础能力。唯有让高中学生掌握灵活转换地理图文的能力,方可使学生自主學习高中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地理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地理知识可在地图上得到完美的展现,甚至还可以演示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某些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但是通过观察地图就能够明确地了解。地图就像地理的语言,在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地图教学,大部分试题都与地图有关,基于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强调地图的重要性,还应当引导学生阅读各类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 能力培养的内容

(一) 辨图能力

理解与掌握地图的首要前提是学会看图,想要达到对地图进行正确的观察与了解,就应立足于地图的整体性之上,来循序渐进地掌握按顺序、多维度地来进行看地图。不能仅仅是单一性的观察某一个点或是某一条线,而是应做整体性的细致观察,使观察的范围能够由“点”及“面”。由“部分”到“整体”。

(二) 分析能力

应基于对地理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之上,来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产生的情况,以应对所出现的不同的情况,此为让学生具有地图分析与研究能力的重点。在分析地图时,切忌用片面的、静止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为,地理知识中的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虽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又各有各的特殊,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既要树立全局概念,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忽视个别现象和特殊规律。

(三) 绘图能力

学习地理教学的基础能力之一即为绘图能力,其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应在地图教学设计与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地图素材的应用方面应做到精确到位,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理解与掌握地理教学内容,带着问题去进行绘图。应掌握好绘图的难易程度,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概况到细致的客观规律,有步骤地推进绘图教学。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能够较好地提升绘图教学的成效。教师在绘图教学中调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起学生绘图的欲望,让他们愉快、主动去学习。此外,教师还应给予学生积极的绘图指导,采用地球仪图示类、区域地理轮廓图、地理统计示意图等,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辅导和训练。

(四) 综合读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大地图信息的传递,发挥读图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表达与传递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优化课堂教学,进而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探究和合作,培养他们用图像迁移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养成利用图像发现问题、寻找规律的习惯。

二、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

(一) 教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技能

读图能力建立在对地图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读图技能。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标注三大要素在地图中的应用;其次,要根据地图上的图名及主要因素把握住地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地图来形象记忆、归纳分析、直观表述地理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迁移,将多幅地图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尝试,进行图图转换、图文转换、文图转换、图表转换,进而推导出地理规律与原理。

(二) 交给学生读图的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读图习惯

在学习地理时,想要顺利地用图,就应当先学会读图。高中生不喜欢读图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读图或者读不懂一些较为复杂的地图等。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掌握读图的技巧与方式,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除了要背熟地名,能够在地图上快速地找到正确的地理位置,还应当按照地图上标注的颜色来判断地理问题。例如以解读西北地区的地图为例,教师应当先为学生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图,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按照地图的图例来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山脉河络的分布情况等,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对比西北温带、暖温带的荒漠地区与内蒙古温带草原的地位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如居民分布情况、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情况等。按照读图的情况得出结果,与地理教材中对西北地区的描述是不是一样。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师生共同读图,教师可先示范读图,学生模仿,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住更多的地图信息,且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从地图中得到一些必要的信息,这样就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读图水平。但需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时,思路必须清晰,需要将析图的过程呈现给学生,用简单有效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只有让学生多练习,多探索,才能够使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水平。

(三) 动手绘图,构建学生头脑中的地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能加强整幅地图中细微特征的认读,在教学中往往被忽略,这在教学中应是一个重点,也是我们目前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示范学生描绘一些大陆、国家、地区的轮廓图,等高线、等压线图,气温、河流流量的曲线图,降水量的柱状图等,学生通过亲手绘制,既使学生掌握一些描制地图的基本技能技巧,又能加深学生对所绘图中地理概念的理解。

(四) 重视图表转换,引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读图能力的核心是通过解读图表来处理地理问题。近年来,高考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拥有灵活的思维,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才能够提高地理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活用图表”,实现图像与文字以及数据的转化,再通过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就能够顺利的解答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读图题,重点培养学生图文转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读教材与地理图册上的原图后,可通过变化图形等方法来引导学生。

综上所述,读图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来说非常关键,学生了解怎样看图、用图,对于将来参加建设以及规划布局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当发挥地图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反复练习的机会,将地图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末,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张立英,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玉屏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高中地理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