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2018-07-16聂红茜

读天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摘 要: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其低效率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如何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构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科学识字教学方法,走由复杂到简单、从抽象到具体的识字快乐之路,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

多年来,低年级识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注重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机械地让学生识记,单调地读,重复地写,结果却是高消耗低效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方面要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能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识字。

一、 识字的重要性

“识字”是人的发展轨迹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渠道。小学儿童在入学前已经具有初步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观察能力,能听、能说、能交流,只是还没有进行规范的书面语言的专门性学习。低年级学生记忆力、模仿力特别强,是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母语的最佳时期。

汉语是悠久历史的文化产物,体现汉民族的精华,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语种。要使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使他们具备使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其阅读和习作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为前提。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二、 识字教学操作策略

(一) 开篇阅读,大量识字,识写分流的策略。

刚入学的小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翻开一篇课文,他们首先想知道写了什么内容。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新教材一开始就进行识字教学,顺应儿童的心理和学习需要。教材在拼音部分,每篇课文都配备了情景图和一首儿歌,图文并茂。入学几天就能读懂方块字,学生心里很高兴。抓住儿童学习汉字的黄金时期,直接从汉字学习入手,先识字,用课文识字取代一个一个的孤立识字,使识字的语言环境变得丰富多彩,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心理学认为,学生最熟悉的是最不需要下功夫教的。根据这个道理,在学拼音阶段的识字都是“大米”“土地”“读书”“飞机”等这样的词,是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只需把生字的音、义联系起来即可。有了音义作基础,记住字形就不难了。这样,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学拼音,在识字中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再巩固生字,有助于识字、阅读、发展语言。

(二)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策略

新的识字教学内容由课文、拼音和汉字三个部分组成,要求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进程,即学习课文、认识汉字和学习汉语拼音交叉进行,新授和复习交叉进行,在语言环境中更好地体现汉字音、形、义三方面的结合,结合词句和课文内容识字,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识字质量。

(三) 以游戏和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策略

采用“学中玩,玩中学”是解决识字中“学得快,忘得快”这个难题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例如,教师可以把生字卡做成水果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用“摘水果”的游戏吸引学生,积极记忆字形;或者把生字卡做成其他形状,学生争抢自己喜欢的图形,达到记忆字形的目的。通过游戏、表演、試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学生的眼、耳、脑、口等一起“动”起来,以“动”激起识字教学。

(四) 防止学生遗忘的策略

遗忘是学习和记忆相伴随的心理过程,学过的东西,假如不及时复习,时间过得越长,遗忘的内容就越多。我们要允许学生忘却后再重新记忆,通过几次反复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

为了防止学生的遗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 增加复习次数,重复生字

如:教汉字“生”时,学生读音认识后,教师拿出花生,让学生用“生”说一句话。这样教直观生动,学生在说句子的过程中自己悟出了意思。然后告诉学生,“生”还可以组成其他的词,让同桌用“生”互相组词,说话。

2. 布置识字氛围,拓展识字空间

学生在课堂中识字的时间是有限的,布置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母语环境,扩展学生的识字空间,巩固在课堂上的识字率,有助于激发学生在生活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认识新字,积累新词,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掌握的书面语言日渐丰富。

3. 辨析音形训练,防止识字混淆

通过辨析练习,使学生头脑中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逐步区分同音字、形近字,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量的书面语言,为日后的书面表达打好基础。

如,给青加部首可以组成:请,清,睛,情,可以编成儿歌:有水山清水秀,有日晴空万里,有心真情无限,有目火眼金睛,有言请客吃饭。

4. 阅读课外读物,巩固已学汉字

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会遇到学过的字,在兴趣盎然中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教师可采取“分层要求,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阅读:优等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逐段地读,不求快,但求读音准确;学困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

参考文献:

[1]孔凤琴.新课程下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

[2]杨琴芳.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0(08).

[3]廖莉莉.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J].考试周刊,2010(23).

[4]侯艳霞,刘亚秋.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

作者简介:

聂红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刘家庙小学。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