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2018-07-16楼军校

读天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化学高中化学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促进我国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事物发展的敏感度。基于此,本文根据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策略,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高中化学;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核心素养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目前,发展核心素养也成了促进我国教育课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教育界应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力度,同时,各高校教师也应肩负起重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

一、 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对已学知识或传统观念的质疑。例如,在做铝片与等H+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要注意让学生思考铝与稀硫酸不产生反应的原因,以及两者反应原理的不同之处。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讲,提升教学质量。

二、 提出假设和猜想能力的培养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过程中,这种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假设和猜想是一种既包含理性判断又包含直觉判断的大脑思维活动,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很可能是符合一定逻辑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大胆的假设和猜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猜想的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设计多样化的探究方案

在进行探究设计方案时,可以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而共同探讨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讨论不断优化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方式,应采取鼓励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性,鼓励学生提出新想法、新观点,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新仪器使用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互相交流意见,从而确定最终的仪器创新使用方案。譬如,球形干燥管不仅可以用于干燥和吸收尾气,还可制成简单的污水过滤装置。除此之外,还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仪器创新制作,比如利用矿泉水瓶或药瓶充当试剂瓶;利用注射器代替滴管或分液漏斗;利用盛药板代替点滴板,这些平时常见的物品都可以用来代替化学实验中必备的仪器。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 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对其实验精神的培养。很多化学家在研究矿物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新的物质,同时也研究出了水煮、酸浸、碱熔、研磨、焙烧以及过滤等多种实验操作方法。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探究实验的乐趣,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异常现象或不明显的结论提出质疑,并及时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并反复进行试验。从而促进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促进最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 探究结果处理的创新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和报纸以及杂志等获取实验研究的数据和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以及实验材料。但是对于最终实验研究结果,化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据以及图表和符号等多种工具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明确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化学原理。同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获取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质疑引起学生对实验探究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六、 改变评价标准,激励学生创新

为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化学教师应不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改变传统的评判标准,既要注重学生的研究成果,也要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成长记录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使其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为推进我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其研究力度,将学生的重要作品收入到成长记录袋中,从而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成果,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信心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开放性试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和研究方法,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放性试题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获取资源信息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任务,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摆在首要位置。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我国高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前树.试论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构[J].化学教育,2016,37(21).

[2]王云生.课堂转型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3]郑胤飞.文化有根课堂有魂——郑胤飞化学教学设计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4]肖中荣.谈化学核心素养之实验探究精神的塑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9).

作者简介:

楼军校,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化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